生在天子腳下的老百姓從來就知道這帝都永遠不可能像它表麵上看起來那麼平靜安寧。
然而近幾年帝都的大事一件接著一件,更是讓老百姓人心惶惶。
提到這個,就不得不提五年前的國師府滅門慘案,每每提及此,知情的百姓們仍然心有餘悸。
斬首的那天,本是午後,晴空萬裏,太陽耀的刺眼。可當劊子手拿起大刀時,天上竟然傾刻間紅霞萬裏,紅霞本是吉兆,可據回憶的人說,那時那紅霞,紅得實在蹊蹺,就像鮮豔欲滴的血,映紅了這地上的所有人和物什。
年初禦史台的折子直指國太師通敵叛國,才過元宵,朝廷十六開朝,新年的喜氣勁兒還沒過,市集中還處處張燈結彩。
先帝便下旨捉拿國太師九族下獄,不避忌諱,竟然在立春之後就匆匆問斬了。
然後就是三年前江南發生的洪澇災害,災害地區一直從漓江中遊的回州蔓延到下遊江州,受災麵積竟占了整個大雲國的三分之一。
朝廷派出的賑災銀款通過官員的層層剝削,下達到地方時根本所剩無幾,大批難民湧上帝都。
饑餓和流離失所讓他們不顧一切瘋狂地搶奪,偷竊帝都百姓的食物財物,京兆尹府派官兵鎮壓,反而引起了大暴動。帝都秩序岌岌可危。
先帝親下江南尋求治水之道,安定難民,不料卻在途中染上頑疾駕崩。
太後親下懿旨,急派七皇子雲珵前往災區主持大局。是以,七皇子竟無法最後在父皇麵前盡孝。
三皇子承先帝旨意繼承王位,兩年來,卻並未有所建樹。
邊境連年混亂的局麵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惡化。鄰國十幾,基本上都時不時突襲一下,以求得金銀財帛。
帝都內倒是歌舞升平,一派祥和。可是從先大雲建朝百餘年間漸漸形成的腐朽製度,官員惡習卻依然根深蒂固。
老百姓可以憎惡一個昏庸無道,不明是非的皇帝,卻無法對一個溫潤無能的皇帝太過指責。
好在今年春天,皇帝下旨自省,將皇位禪讓給南下治水三年的七皇子雲珵。
百姓們雖然高興萬分,萬人空巷,卻還是對先帝無半點怨恨。
如今七皇子登基隻五六個月,整肅朝綱的力度真算是給了帝都百姓一個交代。也讓許多有誌之士對官府,對朝廷重拾希望。
征文臣改朝中腐敗製度,征武將改良治軍之法。征地方官上達民意,改良土地製度。嚴懲貪官汙吏。
帝都呈現出了難得又短暫的真正祥和,籠罩在帝都人民頭上長久的烏雲終於消失。
不知什麼時候,帝都出現了一個名叫賭雅閣的地方。
賭雅閣坐落於帝都北街最繁華的地段。整座閣樓為三層,由三座錯落有致的小樓連接而成。分別為清風樓,抱素樓,臨水樓。
每座樓都分為內外閣。外閣內中大多放置著些金石雕刻,以及各種雅致的文房四寶。
內閣則放置著各種名人畫作,詩作題詞,一半出自名人手筆,一半出自老板蘇曉,放在一起時,少有人能辨別真假。
賭雅閣以文會友,並無身份貴賤之分。每日拔得頭籌,即言論獲大眾評為最佳者,可付一百兩後,在閣內任意索要一件物什古玩。
至於這古玩是真是假,需自行判斷,更多的賭的是運氣。
賭雅閣承諾:每件真品價值必超過五百兩,真品贗品的數量必定相等。
或有少許鬧事之人,自詡高貴身份,得到贗品後,惱羞成怒,出言辱罵,不出二日,必得惡果。
不論何等身份之人,也不論他的情報網有何厲害,均無法查知賭雅閣的來曆。
賭雅閣的神秘,一下子吸引了帝都的世家貴族,許多的地方文人也聞名而來。
賭雅閣每日門庭若市,老板隻好限定每日的開放時間和接待人數,人們還是趨之若鶩,最後,接待人數縮短至十人。
七月的太陽果然毒得很。縱是黃昏,也沒能散去午後的熱氣。
蘇曉搬了條椅子懶懶地坐在院後,她穿著鵝黃色的雙釵衣裙,一頭青絲隨意散落著,半靠著椅子眯著眼打盹。
抱素還在閣內整理著卷軸,其實這賭雅閣,有大半都是她在打理,金石字畫也是她和清風在用心保存著。
她這老板,每日除了沏茶,和描摩,倒是自在。
不知何時,抱素搖醒了淺睡的蘇曉,蘇曉也不發怒,雖然其實她有很大的起床氣。
“這時候有什麼事?”蘇曉調笑道:“該不會又打碎了什麼寶貝吧?”
抱素有些局促,扯著袖子小聲嘟囔著:“姑娘,這都是多久之前的事了,您怎麼還提?”
蘇曉站起來,大笑道:“好啦,我知道你現在變得很沉穩,再也不是那個毛毛躁躁的小姑娘了!不過,到底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