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任何財富是花不完的,但你要記住,錢是用來用的,不是用來花的,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當省的時候不省,那麼在當用的時候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可用的了。
有一個商人,做的是收購糖的買賣。每天向村民們收購完糖後,他總是在家將糖裝進籮筐或者麻袋裏,然後再運到鎮子上或外地去賣掉。就在他集中或者分裝糖的時候,總是會不小心掉下一些糖,而他卻從來不在乎,覺得損失那點兒糖算不了什麼。
不過,商人的妻子卻是個有心人。她看到每次丈夫分裝完糖以後,地上都會撒些糖,覺得很可惜,就偷偷把那些糖重新收起來,裝進麻袋裏。不知不覺之間居然攢了四大麻袋糖。
後來,有一段時間蔗糖突然短缺,商人很長時間收不到糖,生意一時間沒辦法做了,幾乎蝕了本。妻子想起自己平時存下的糖,就拿了出來,化解了商人的燃眉之急,還小掙了一筆錢。
不懂節儉的商人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手中的財富悄悄流走,其實,每天收集一點點糖,就能集腋成裘換來危難時刻的那一桶金。每天節約一點點,日積月累會成為一大筆財富。
我們誰都不是先知,永遠不可能預見什麼時候會生病或發生變故,弄得我們無依無靠,或者某個突發事件突然會搞得我們措手不及。如果我們肆意揮霍有限的財富而不加節儉,很容易在未來生活中遭受各種各樣的磨難。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銀行裏卻沒有一分錢,這該是一種怎樣的窘境啊!
錢到用時方恨少,這樣的哀歎是普通人常常發出的,與那些深謀遠慮,能夠為了應對緊急情況和疾病或安享晚年而儲蓄的人相比,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的生活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節儉的人總是在不斷地儲蓄,以便應對自己和親人有可能遭遇的各種不測。他們為自己的家庭遮風擋雨,使自己的家人免受別人的欺侮和冷漠自私的對待。他們用節儉提前為自己和親人的人生幸福購買了保險,節儉的人無疑是最精明、最智慧的。
人生老經驗NO.100
節儉是人生的基石,懂得節儉的人自然能夠從容麵對種種變故,懂得節儉的人更會讓自己從無底的欲壑裏抽身而出,將財富和時間集中到事業上來。節儉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更是一種我們每一個人需要著力培養的美德。
從現在起,學著做一個節儉持家的人:
1.訓練自己有計劃地使用錢。要學會預算,超出預算內的金錢要三思而用之,絕不可隨便多花一分錢。
2.約束購物欲望,理智消費。在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出門購物,因為這時候的你常常會把鬱悶的心情發泄在購物上,而買回一大堆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記住:不需要的東西買了,即使再便宜也是浪費。
3.擁有一個隻進不出的賬戶。在銀行設立一個賬戶,每隔一段時間都定期往裏存一定的錢,不管多麼拮據,都不要輕易花裏麵的錢。
4.意外收入也要一視同仁。當有一筆超出你預期的財富劃入你的賬戶時,千萬不要因為這是意外之喜而肆意揮霍,把它看做是你用勞動獲得的一部分,珍視它,絕不縱容自己在使用它時大手大腳。
隻有學會節儉,你才有可能不斷累積財富,成就幸福充實的人生。
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愛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