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善待自己,換一種輕鬆的活法,獲一身爽適的健康,多傾聽生命的聲音,多采擷人性的光輝,就能多感悟人生的真諦。開啟智慧的心靈,我們就能把握美好的生活,並時時在高質量的海洋裏暢遊。學會善待自己,才會讓自己過得好一些,才會讓生活過得豐富一些。活著就是快樂,活著就要有活著的意義,活著更是一種幸福。
每個人隻有一次生命
台灣作家餘光中曾有“假如我有九條命就好了”的慨歎,他希望用九條命從從容容地過日子,看花開花謝,雲卷雲舒,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其實我們又何嚐沒有這種念頭呢。但是這隻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每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就是這一次,也在呼吸間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
在一次聚眾講道時,佛祖問眾弟子:“人生有多長?”
有個弟子回答說:“五十年。”
佛祖說:“不對。”
弟子又說:“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答案越來越小。
最後有個弟子甚至回答:“一個小時。”佛祖依然笑著搖了搖頭。
忽然有個弟子茅塞頓開,說道:“人生難道隻在一呼一吸間?”
佛祖聽了,笑著點點頭。
生命如流星般在塵世轉瞬即逝,擁有生命,卻不懂得如何去善待生命是可悲的。不管處在多麼玄機四伏、險象環生的境地,也不管是處在人生的岔路口及轉彎處,我們都應當時刻提醒自己:“我還活著,這是多麼幸福的事。”要一日三醒吾身,時刻想著“我該做點什麼有益的事才不負這美麗的生命”。
近來大學生自殺率日漸上升,美好的生活在他們麵前為什麼黯然失色了呢?大好的前程又緣何成為死路一條?原因多多,可是聽來不免讓人扼腕歎息,大多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可是,他們卻將之無限擴大。
為什麼去懷疑我們活著的意義呢?如果生命存在是必然的,那麼就有活著的意義存在。要知道,很多人,在沒有生下來,就喪失了生活的機會;很多人,還沒開始感知自身的存在,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也有很多人帶著遺憾離開;有很多人帶著眾人的牽掛離開。沒有了生命,一切願望將成為夢中的幻影。沒有了生命,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就更無從談起。因此,我們要善待生命。
曾幾何時,生命在哀歎聲中黯淡失光,新的機遇在抱怨中與我們擦肩而過。這一切不如意的事都構成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其實,不管過得有多苦,隻要體會到生命存在的價值,就會油然而生對自己心靈的感動,就會由衷地覺得活著真好,就會理直氣壯地善待自己。
善待生命,就要珍惜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隻有一次,這誰都知道,但誰都知道的真理卻並非誰都重視。拿生命當兒戲,將安全問題棄之不顧者大有人在。人們總是把安全問題掛在嘴邊,可又往往在大難臨頭之際還在慶幸自己幸運無比,自己是絕對的安全。一旦禍從天降,隻能是悔恨了,有的甚至還沒來得及“哼喲”一聲,恐怕已命喪黃泉了。生命就這樣隨風而逝。逝去了生命,又怎麼可能去言說愛情的美好,自由的可貴呢?
2005年的某一天,電視播放這麼一條新聞:工程技術大學有一名學生自殺,據知情人說,原因隻是:技術答辯緩答辯加上不知發生在何時的失戀。畫麵中,學生的父母淚流滿麵,痛不欲生。父母給他們的生命,他們就以這種方式又還給了父母。
有這樣一對兄弟,一個出奇的樂觀,一個卻非常悲觀。他們的父母希望兄弟倆的性格都能改變一些。
於是,他們把那個樂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屋子裏,把悲觀的孩子鎖進了一間放滿漂亮玩具的屋子裏。一個小時後,父母走進樂觀孩子的屋子時,卻發現孩子正在興奮地用一把小鏟子挖著馬糞,把散亂的馬糞鏟得幹幹淨淨。看到父母來了,樂觀的孩子高興地叫道:“爸爸,這裏有這麼多馬糞,附近肯定會有一匹漂亮的小馬,我要給它清理出一塊幹淨的地方來!”
父母又走進悲觀孩子的屋子時,發現他坐在一個角落裏,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在哭泣。原來,他不小心弄壞了玩具,怕父母會責罵自己。
這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裏根。他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州長,直至當上了美國總統。這中間,樂觀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生命得來不易,寶貴無價。因此我們應該善待生命!而最好的善待生命的方法就是保持樂觀。“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生活中,事業不順心、愛情變異、人際關係緊張等矛盾,難免找我們的麻煩。在這些變故麵前,我們能否做到臨變不亂,遇亂不驚,泰然處之,樂觀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麵對現實,以及麵臨生存的競爭,我們應該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快樂狀態,使樂觀成為不可或缺的維他命,來滋養自己的生命。
善待自己的生命,不僅僅是為了完善自己,還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當你身邊的人們,從你快樂向上的生命中,體會到生命的價值、生活的意義,你的生命就會與別的生命融為一體。於是,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更為厚重,更富有現實感,更有意思了。
每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活著,就要讓生命有意義,珍視生命,善待生命,麵對它,像手捧一粒珍珠,給它一個發光的機會,如展示一道新的亮麗風景,將它詮釋成你自己的完美定義。生命可貴,青春難再,要學會善待自己,善待每一天。
事業不是人生的全部
活著,就要有生命的支撐點,有人把事業當作了自己的支撐點,這似乎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因為工作而丟失了健康、喪失了幸福,這就得不償失了。
事業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把工作僅僅看成是生存的需要。工作不僅僅給我們帶來薪水,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帶來了人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如果工作僅僅是為了麵包,那麼生命的價值也未免太低俗了。
史密斯先生去度假了,有個客戶來找他,助理告訴他說:“很抱歉,我們經理剛去馬來西亞度假了,您等五天之後再來吧!”客戶的眼睛如同兩隻銅鈴,仿佛質問的對象是自己的下屬:“什麼!五天?他扔下這麼大的生意攤子,竟然去度假五天!”
助理對客戶這樣激烈的反應非常不解,但還畢恭畢敬地回答:“是的,經理走之前,交代得很清楚,在這五天中不要用公事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