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族,天地之間三大種族之一。距遠古流傳下來的史料記載,世界本萬族共存,天地遼闊。距今5000年之前突然出現曆史斷層,唯有少數幾本古籍記載亙古時期地理物種等信息。其後為上古時期,雖有其他修煉士,但練氣士得天獨厚,唯我獨尊威壓萬道,萬族共尊。
有古籍《淮南子》記載有雲:“食水者善遊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捍,食穀者智慧而夭,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練氣士追求天人合一,萬劫不磨。在世俗之人前自命為天,皇權更替皆為天授。
天地具有長生者記載以來,皆由三皇五帝為起始。因其具有明確著作和可推斷的時間脈絡,為尋求曆史,查探先祖痕跡留下線索,也因其遺留著作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瑰寶。如《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河圖》、《洛書》等,一直沿用至今,當時遠古先輩生活環境皆可在文章敘述中尋求到些許脈絡。
通過其記載的相關片段可推斷,當時天地環境和人文發展為幾何。之後再其上更久遠之時已不可考,隻留下祭祀圖案,證明這個時代曾經存在過。而極大影響華族文明發展的上古經典古籍《易經》,而據相關史料從旁推斷,極大可能是由此年代流傳下來。
直到3000年前,漸漸不知何時,練氣士長生之本---天地元氣漸漸稀薄。萬物陰陽交合所誕生而出長生之根---生生之氣無法滿足練氣士延續壽命之用。
為抵禦天地之變對踏上長生之路的影響,漸漸由直接煉天地之元氣納萬物之生氣,演變為采五行真精修內外丹法,人稱:“修真者”。其為借假修真之意,有一句歌謠:“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由於天地修煉環境的持續惡化,丹法也無法再修煉下去,演變而出的武道盛行,直到新紀元年,科技盛行,僅剩下調理身體之練法、搏殺攻擊之技法。世人皆向往長生,唯有得古籍修煉功法傳承的隱修得一窺長生之機,但天地之變非人力所能及。雖有大機緣大毅力,卻無力登天向上無門。
八十一年前,新帝國成立,為新曆元年,世界曆1949年。帝國成立之初,發起五整四改運動,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焚燒一切與之相關的書籍和物品,引入西方科學觀,解放人民思想。
卻不知真正上古傳承之修士,早已經從天地日月之演變,遵循冥冥之中的氣運示警,將珍藏密藏、絕密孤本進行轉移。獨休隱士小隱於野,或歸於山野修煉或周遊世界獨自修煉,以期再作突破;小門小派小家族,或成立商會或成立武學門派傳授些許打法、健身之法以求隱於市野之中,尋獲修煉之糧資保證傳承不斷再進一步;作為少數的豪門大派則求得官身,布局天下,借國之力成就己身。
不知為何漸漸流傳,天地即將大變,天地元氣即將重新歸來,屬於修士的時代隱隱撲麵而來。而在眾多修士的推動下,修煉文化經過包裝慢慢的又重新走到了公眾麵前。例如山、醫、命、相、卜等,本質上是修煉者本質的些許應用。
在帝國廣博的大地之上大部分都有或大或小的修者聚集之處。除了生命的荒漠---沙漠和黃土高原,另外一處這是有著九省通渠之稱的 w市(實在沒啥起名的天賦,先這樣吧)。帝國擁有31個省,唯有w市可以直接通往九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w市不穩則國基不固。而w市不僅如此,它還是孕育出帝國璀璨文明的兩大母親河---龍騰江和黃金河的交彙之所。
如果有古之修士來到現代,從天空中俯視w市及周邊大地,則會發現隱隱形成一個“道”字。這可不是現代文字的“道”,而是亙古蘊含著天地法則道意的文字,而正中間則是有著狀元之鄉稱呼的天元鎮。從新帝國成立開始,曆代狀元十之二三卻是從天元鎮所出,卻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天元鎮雖然狀元頻出但發展卻一直跟不上去,還有下滑之意。卻是“道”字有缺,從底下破開一口,天地氣運慢慢流逝,為他人做嫁衣。
雖說如此,但也是大好之地。在此修煉也應是精進神速,理應修者眾多才對。奇的就在此處,這裏可說修者的荒漠地帶,渺渺無幾的修士來到也匆匆離去毫不停留。獨有一家隠修---李氏一族,說是隠修卻也不然,因其族中主脈僅有兩位男丁卻無一修煉,而支脈眾多卻無人得知修煉之事。當是為何?全因其祖上無一修煉功法傳下,隻留下一隻外圓內方的玉玦和一句箴言:“若想得知修煉事,唯有玉中尋”。而唯一的祖傳玉玦平常之時,其麵光滑,其色內玄而外綠。每年九九重陽之日,辰時一到則有盤龍顯露於外,再有毫光隱於內,一刻鍾後回複本色再也毫無出奇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