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不一定會說話,然而會說話的人卻一定能夠奏響成功的圓舞曲。

古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因為巷子還不夠深,幹擾酒香的味道也不太多。放在當下,再香的酒,也會被諸多香味掩蓋了。看來,好東西也需要勤吆喝。這吃喝就是說話。

說話,不僅是一種生理功能,更是一種能力。會說話的人,縱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聽者也不以為苦;縱然片言隻語,一字千金,也能繞梁三日。語言真是神奇,一句話說得好,可以說得人笑;一句話說得不好,可以說得人跳。一句話可以化友為敵,引發一場爭論甚至導致一場戰爭;一句話也可能化敵為友,冰釋前嫌,化幹戈為玉帛。

說話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鍛煉出來的。這裏略舉一例便會一目了然。

狄摩西尼是希臘的一位演說家,他的演說才能是堅持不懈地練習出來的。狄摩西尼本來聲音極弱,吐字不清,而且氣促,發音非常不好,但他沒有被自身的這些生理缺憾所難倒,而是積極地尋求各種方法來克服。為了克服齒唇上的缺憾,他把石子含在嘴裏練習;站在法利蘭的海濱喊叫;向山上跑時,一邊跑一邊背誦,練習一口氣念幾行字;站在鏡子前演講,以矯正自己的姿勢;甚至構築了一個地洞,每天在裏麵練習聲音和演說技巧,每次練習總是2個月或3個月。就這樣,經過多年的刻苦練習,狄摩西尼終於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演說家之一。

狄摩西尼的事跡給我們的啟示是顯而易見的:說話不是天生的,隻要肯下工夫去練習,去提高,人人都可以成為演說家、口才大師、說話高手。

說話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工具。它適用於任何場合,談判時要用,工作中要用,日常生活中同樣要用。怎麼用好這個工具,是一個技術性或技巧性的問題。

語言大師林語堂有“語言的藝術”一說,意思就是,語言不是一般的工具,使用起來也不同於其他工具。本書就是介紹如何學習使用這種特殊工具的。全書從日常生活、公關交際、戀人、朋友、麵試、員工、論辯、推銷、談判等方麵入手,介紹了與不同的對象說話、在不同的場合說話的技巧,相信您一定會從中得益。

希望您能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