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醫術出現(1 / 2)

經過幾日毅銘的治療,老夫人的眼睛有了明顯的起色。她現在能夠看到很多東西了,但是因為她的眼睛長久的不治,所以難免有的不理想。看東西時總有點霧裏看花的感覺。這也是毅銘很惋惜的事情,也隻怪他自己學醫不精。但是對於牛家的人來說,簡直是末大的恩德。他們全家更是從開始的先生變成叫毅銘神醫了。而他因為幾日的采藥過程中和村裏的很多人熟悉起來了。發現這個村子真的是一個善良的村子。對毅銘這個外鄉人總是那麼熱情,一直視他為上賓。而且一聽說他治好了牛老夫人的眼睛那更是視他如神明啊。而且是越傳越厲害。沒幾天就說的我華佗在世一樣,毅銘也不想阻止。因為當一個神醫一直是他的目標。

“張神醫,你給我看看吧,我這腿都好幾年了,沒到下雨就痛的厲害。都看了好幾個郎中了。你一定要治好它啊。”

“李老伯,你放心,你的病叫類風絲性關結炎,這都是你年輕時累出來的。平時多注意保養。還有等會你叫你兒子李漁過來。我教他點推拿術。叫他多給你捏兩下,你的病就會好的。我這裏順便給你點藥好了。”毅銘從藥箱裏拿出藥來,還好帶的藥多啊。但是這樣用也是用不起的啊。他的西藥可是一用完就沒的。所以一直盡量是能用中藥就用中藥。

“張神醫,你可真是華佗在世啊。我們全村的人都很感謝你啊,都說你有顆菩薩心腸。”李老伯感激的說。

“李老伯,你言重了。要不是蒙你們村收留,我現在說不定死於虎狼之口了。我怎麼說也要為村子裏做點什麼事情吧。”做好人的感覺真的很好。毅銘發現自己是越來越喜歡這裏了。開始漸漸淡忘以前了。這裏雖然窮苦,但是人心淳樸。在這裏真的找不到累的感覺。

其實並不是毅銘的醫術有多高明,他雖然是從名牌醫學院畢業,而且從小接受了他爺爺很好的中醫教育。但是時代不一樣,他現在相隔一千多年的宋朝。他的醫術難免有點難以出手,舉個列子:當時的很多中藥的藥名都和現在不同的,或者現代的有些在古代根本還沒發現,甚至是現代的很多醫學理論不能為當時為理解。所以張毅銘開始也很困難。他雖然知道怎麼治療一個人病,但是往往很難找到相應的藥來治療。就像拿著一百萬美圓不能買東西一樣。也許是老天覺的對不起張毅銘,很快的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

村子裏有個老郎中,看了幾十年的病。也是村子裏唯一的一個郎中,還和毅銘同姓,現在都七十多了,村子裏都叫他張郎中。雖然是退休了,但是也常常替村子裏人看病,所以在村子裏也受大家尊重。張毅銘在打聽到他的下落後,馬上就去前去拜訪。這個老郎中知道是近天來村子裏很出名的神醫時,當然很想見見他了。其實像這種老人一般都比較以老賣老,但是他知道毅銘竟治好了自己都無法醫治的牛老夫人的眼睛時,出於醫生的本能也開始熱心的招待毅銘。毅銘本來就隨和,現在又遇上本家自是十分熱情,其中也有幾分是對於老郎中的尊敬。毅銘當然將自己的一些對於古人比較超前的醫學知識進行了見解。這更讓張郎中是佩服,想不到小小的年紀竟然在醫學上有如此領悟啊。而張郎中也發現毅銘非同一般,年輕有為,又不驕不燥,自是非常喜歡。當下把自己幾十年的醫得說給張毅銘。這自然是另毅銘受益非淺啊。這一老一少就這樣十分投機的聊上了一天。老郎中一直是孤單一個人,連個老伴都沒有。所以對毅銘更是視為孫子。而毅銘因為思念爺爺,所以兩人更是親近啊。可以說張毅銘醫學能真正發揮作用很大一部分功勞是張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