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節
班門弄斧
人走天下,名揚四海,樹木生根,影東影西。人的名樹的影,百聞不如一見。王莽的將官甄豐、平晏、巨無霸等人有點灰心喪氣,大失所望,不過他們有些涵養和深沉,注重夢遊的奇謀妙計和卓越的戰略頭腦,不會以貌取人。
簡單說,一番禮儀過後,夢遊又把剛才的餿主意搬出來,添油加醋,添枝加葉地說了一遍。所有人鴉雀無聲,似乎驚呆了,這麼大膽的方案誰都不敢想,也想不出來,因為這樣的戰略方案史無前例,沒有可借鑒之處。舍近求遠、孤軍深入偷襲劉奭,這是兵家所大忌。誰都不敢這麼想。
有一個人就提出,為什麼不直接偷襲劉詢,而是冒險偷襲劉奭?夢遊說:“兵書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劉詢早有準備,而劉奭沒有準備。劉奭處在安全地帶,不會想到聯軍會越過劉詢突襲他;再者是我們勢單力薄,如果先打劉詢再打劉奭,那就要損失很多兵力,事倍功半,得不償失。大家想,劉詢早有準備,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加固了城牆。大家不會不知道,在攻城戰中,城牆的比重占防禦能力的百分之八十,劉詢如果用兩億軍隊守城,那麼城牆的防禦能力就等於十六億軍隊。兵書雲,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想而知,如果強攻劉詢,必然傷亡慘重。最近就有一個戰例,那就是樊稠率領三千萬精兵攻打漢獻帝城堡,結果損失兩千多萬,而飛來仙客僅僅損失一百多萬。所以我們不能采取強攻的策略。如果采取偷襲就不同了,大家深有體會,偷襲劉秀可以說兵不血刃。所以說避重就輕是製勝的法寶。觸類旁通,根據這個理念,偷襲劉奭必定事半功倍。一旦拿下漢元帝劉奭,劉詢也就成了甕中之鱉了,孤城一座,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即使不打他,他也維持不了多久。聯軍可以一勞永逸。”
夢遊自知自己的理論站不住腳,禁不起推敲,但被逼上梁山了,騎虎難下,隻能硬著頭皮,顛倒黑白,歪理邪說,挖空心思,把這個荒唐的謬論說的有理有據,景上添花。
謬論歸謬論,夢遊的思想先進,書本知識多,對古代曆史了如指掌,可以說出許多類似這樣的戰例。夢遊的戰略理論,大多數人都持有懷疑態度,但有兩個人堅信不疑,那就是王璽兒和盧植。
另一個將官提出:這個方案很危險,一旦某個環節出現意外,後果不堪設想。夢遊道:“我胡仁隻講究策略,打仗我不行。你若打不過對手,那你隻好馬革裹屍還。認命。”
這回大家竊竊私語起來,這個方案確實大膽,如同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就是一場賭局,如果贏了,江山穩固,必定奪得半壁江山,如果出師不利,將麵臨全軍覆沒,永無出頭之日,不能東山再起了。
事關重大,正如小紅所說,下一頓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吃上,整整討論一個下午,天黑下來,王莽才下令散會。剛要散會,一個探馬進來報告軍情,說臨近的幾座皇城已經開始調兵遣將了,最為突出的就是劉詢,已經調動三億人馬聚集在羅鍋嶺。
大家趕緊趴在地圖上觀看羅鍋嶺。
羅鍋嶺就在聯軍城堡(劉秀皇城)和劉詢皇城之間,靠近劉詢城堡的位置。此處是通往劉詢皇城和劉奭皇城的必經之路。
大多數人的腦袋頓時就冒汗了。本來就不讚成夢遊的作戰方案,這回更是有了借口。
夢遊剛才就說劉詢早有防備,果然不出所料,三億大軍堵在路口上,再想偷襲劉奭和劉詢,都是不可能的。
王莽立即下令,張燈繼續討論。
大家的目光還是齊齊地落在夢遊的身上,要看看夢遊還有什麼高招。
此時的夢遊更是沮喪,本來自己的計謀就要成功了,聯軍不死也要扒層皮。不想出了這麼個叉頭。整個計劃前功盡棄。這就叫不推自翻,夢遊的方案不成立了。
夢遊這個方案本來就是紙上談兵,不負責任,編出來的,有點天方夜譚。想再編一個合情合理的方案,就需要一些時間。但夢遊堅定,偷襲劉奭的計劃不能改,如果改變了方案,那麼找回王昭君的寶扇就困難了。但事與願違,出了意外,這可怎麼辦?本來就捉襟見肘,這回更是雪上加霜。
夢遊隻好說:“好。大家先討論一下,一個好的方案不是一拍腦門就能做出來的,我要聽聽大家的意見,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做到遊刃有餘,百戰百勝。”
大家一聽,胡仁說的合乎情理,便三三兩兩討論起來。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攻打漢獻帝城堡,因為漢獻帝城堡軍隊較少,隻有一億守城軍兵,而且沒有外援,據可靠消息,飛來仙客雖有幾座城池,但比較分散,而且沒有多少兵馬;雖然城牆比較堅固,但還是有辦法攻破的。
還有人提出突襲高老莊,占領高老莊後,一是可以要挾飛來仙客,二是,聯軍一旦在漢朝站不住腳,可以把軍隊拉到高老莊暫避風險,高老莊是魚米之鄉,水土肥沃,養活二十億兵都可以。
提議正合王莽、王璽兒和大多數人的心願,順理成章,一呼百應。
這個提議,頓時把夢遊嚇出一身冷汗。
這些王八蛋,到底盯上高老莊了。高老莊劫後餘生,剛剛恢複生機,才太平幾天,這就被他們盯上了,該殺的。
夢遊不敢疏忽大意。高老莊是自己的老巢,根據地,所有的本錢都在高老莊。去幾個土匪不在話下,若遭到十幾億大軍突襲,那可就風卷殘雲了。高老莊的守軍不過八百萬,如同剛出土的嫩芽,經不起狂風暴雨,不用十幾億大軍,兩千萬就能把高老莊踏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