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7.俠之大者(1 / 3)

穆隆知道蕭峰想幹什麼忙喝道;

“大哥別亂來!”

耶律洪基方才回魂,故作鎮靜問道;

“蕭,蕭大王,汝,汝想何如?”

蕭峰拜言道;

“微臣蕭峰出於草莽之列,本不願為官,但念及陛下的一番深情厚意,勉強...”

“住口,大膽的奸賊,無恥的逆臣,汝竟敢欺君犯上,尚有何臉麵對朕亂言,當真恬不知恥,如你這般忘恩複義的卑鄙小人,根本不配自稱是我大遼國男兒...哼!朕現被擒,無話可說,汝待怎樣便怎樣!”

耶律洪基來時顧及蕭峰手段,已作了嚴密部署,不想這些禁軍在蕭峰等人麵前有如三尺小兒,自己還是失手被擒,不由顏麵掃地,惱羞成怒,不待蕭峰把話講完,先向蕭峰罵了一段,總算找回了一些勇氣,但說實在的心裏還是恐懼萬分,臉上更無半分血色,心道:

“這蕭峰的性子甚是剛烈,我將他囚於獅籠之中,折辱得他好生厲害。此刻既落在他手中,他定要盡情報複,再也無涉及饒了性命”

耶律洪基忐忑不安,但尚慶幸自己適才倒也未把話說的太滿。

蕭峰目光如炬,暗自歎息,心道;

“蕭某本欲好言向待,嗨,陛下實是不明白我蕭峰為人!可悲,可歎,也罷!”

於是正色道;

“陛下乃大遼之主。普天之下,豈有比陛下更貴重的?”

耶律洪基膽寒,看來蕭峰直欲動粗,但念及本人身份亦不得不反唇,顫言道;

“汝等是在威脅朕?朕...”

蕭峰決然道;

“那日蕭峰與陛下結拜之時,可有過‘同日死’的約定?”

耶律洪基麵如土色,大驚道;

“啊,汝,汝要殺朕!”

蕭峰痛快笑道;

“哈哈哈,微臣不敢,陛下可還記得那日陛下在長白山狩獵時,臣也是這般拿住了陛下,按照我契丹人的規矩,陛下仍可象那時一樣用彩物將自己贖回”

耶律洪基聽出蕭峰話中似有轉機,難道是想重新回頭效力於他?深厭其為人,但性命攸關便說;

“哪,汝想向朕要什麼?”

穆隆急道;

“大哥別說了,你怎麼還要這麼做?...”

蕭峰抬手阻道;

“誒,三弟,我意已決,今日是我死日,況且也惟有一死,此事才能有個了結...”

蕭峰又對耶律洪基說道;

“陛下一定奇怪,臣如何會在事前知道宋人將要侵我大遼,正是我這位三弟,穆公子告之蕭某。在下這位三弟,神機妙算,知嘵天機,世間很少會有他不知道的事。這位是在下的二弟虛竹子,乃‘天山靈鷲宮’的主人,現為西夏駙馬。這位是我四弟段譽,乃是大理國國君。臣的這幾位兄弟,臣以前也曾向陛下說起過”

耶律洪基剛才也親眼見到了這三個“惡鬼”般凶狠的人衝入軍陣時的情景,生硬的答道;

“哼,果然了得!”

心中倒是安心了許多,隻是懷疑自己的耳朵是否聽的真切,心道:

“哼!是了,天下哪有這樣的便宜事?蕭峰定是回心轉意,求我封他幾人為官,不如待會兒我假意應允,而後再將這些個賊子...”

(哈哈,這遼國皇帝的想法可真荒唐,段譽已經是皇帝了,與他平起平坐,怎麼會來他遼國做官?)

蕭峰自不知遼帝此時心中打算,繼續說道;

“臣剛才言道陛下可以以物贖身,實則不太確切,而是蕭峰想同陛下做個交易!”

耶律洪基以為心事已被蕭峰察覺,又想反悔殺了他,慌道;

“蕭,蕭大王,汝又想怎樣?!”

蕭峰揮灑的肅穆道;

“蕭某但想得到陛下的金口一諾,要陛下答應立即退步,終陛下的一生不讓我大遼的一兵一卒躍過遼宋疆界,我想蕭某的幾位義弟也是這般想法!”

“是,我等也是這句話!”

虛竹子,段譽兩人雖然那日也親耳聽到雁門關前故事,但畢竟隻是聽說,大腦中實是沒印進去多少,此時事態緊急已然忘了精光,一味點頭稱是。穆隆可還明白,心中難過,本不想如此,費盡心計想保全下蕭峰,安排群雄入關,不想竟又變成了這樣,間接的還害死了許多的人,不但沒有改變蕭峰必死的命運,反而使之更加的雪上加霜,原來以為遼軍會因為“女真叛亂”而就此撤軍,不料卻更加激怒了遼帝,現在耶律洪基親自督戰,勢在必得,雁門關岌岌可危,蕭峰為勢所迫最終還是選擇了“欺君犯上”,可見也是蕭峰的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