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複,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淨土……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成功是個相對值
有一位商界人士曾是大學講師,20世紀90年代初下海經商,靠做計算機軟件起家,現在是我們這個城市最大的軟件生產商和代理商。前不久,他應母校的邀請,為畢業生作《成功之路》主題演講,按說這是好事,國人一向講究衣錦還鄉,榮歸故裏。可他卻為此苦惱了幾天,在他看來,自己並沒有成功,他擁有的身家距他的目標還差得很遠。
“如果你的目標是比爾·蓋茨,那你的確不能算是成功。”我戲謔道。
“那當然,做軟件的,有幾個不想成為比爾·蓋茨呢。”他一本正經地說。
幾天後偶然遇到的一件事讓我對“成功”一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是一個傍晚,我路過街道旁公用電話事時,一位穿白色工作服的年輕人正在打電話,就聽他對著話筒興奮地道:“大哥,我成了,今天第一天上班,月薪1200元,比我原先想的還高200元呢。”也許是太興奮了,他一邊講話,一邊來回揮舞著手臂。那種興高采烈的樣子,好像得了奧運會冠軍。
忽然之間,我明白了:成功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它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你實際擁有的與你期望擁有的,二者之間的比值如果大於或等於1,就算成功。就像上文所說的我那位商界朋友,盡管他的個人資產已相當可觀,但由於他對自身的期望值更大,二者比值小於1,因此,在他看來,革命尚未成功。那位剛剛找到工作、月薪1200元的年輕人,由於他對自己的期望值較小,二者比值大於1,對他來說,這就是成功,所以,忙著往家裏打電話報喜。也許用不了多久,他的目標提升了,對自己的期望值增加了,對現狀不再滿足,但至少此時,他認為自己是成功的。這就夠了。
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
“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經將你永久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很多的出路嗎?”在一次學術報告後,一名記者對數學大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師的臉上充滿微笑,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上麵四段文字。
3根手指和一個能思維的大腦是霍金身上惟一能動的部件。這個人生的鬥士,這個智慧的英雄,除了他超人的意誌之外還靠什麼?靠的是愛,還靠的是高科技。沒有愛他的人的照顧,盧伽雷病是不會讓他活到今天的,也許他在生病之初就與世長辭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不能動彈,但可以說話,才得以口述完成他的巨著;我國史學大師陳寅恪的巨著《柳如是別傳》和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巨著《中國哲學史新編》,也都是著者在雙目失明或雙目視物不清的情況下全憑口述而“寫”出來的。
可霍金隻有僅僅3根能微弱活動的手指和一雙不會說話的眼睛,沒有計算機,他怎能表達他的思想,將他的智慧發揮出來?沒有發達的醫學,他僅僅能活動的3根手指如何總能動彈?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他微弱的3根手指又如何能產生偉大的學問?成功的喜悅,勝利的光環,常常會令人忘乎所以,但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所以,這個如今完全可以驕傲地麵對人生的人,他在回答完那位記者的提問後,又艱難地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對逆境進行感恩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你的灶台,當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你是否依然懷揣著感恩的心相信未來?當慘淡的斜陽孤獨地徘徊在高原的脊梁,當陰冷的高原風煽動微弱的翅羽,你是否依然懷揣著感恩的心相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