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本書最終會石沉大海,我從沒期望誰會打開它,因為我知道任何書籍都不可能讓你看了看就能成功了,但是至少不會讓你看看就失敗,哈哈。在說我們大家都習慣了喝著雞湯過日子。尤其是我們80、90後,這些苦逼的小青年,這雞湯沒少喝,突然發現雞湯喝多了就和哪油鍋裏的老油條一樣了,這雞湯在補、在毒也得你自己身體受得了才行,這喝雞湯中毒最深的還屬我們80後,到最後我們都是在用自己的青春不得不為這碗毒雞湯買單。我們不能批判任何人的思維是錯誤的,我們也不能說誰的理論就準確無誤,世界太大了,別傻呼呼的還要成為別人,我曾經聽過最最最勵誌的話,明天你將會是第二個比爾?蓋茨,明天你將會成為第二個巴菲特,明天你將會成為一個超級演說家,聽起來不錯,太他媽的有成就感了!努力啊!奮鬥啊!後來我才明白那是一個永遠都不可能到達的明天,道理很簡單就是你永遠隻能活在今天,也不可能成為別人,也永遠不可能把明天變成今天來生活,把今天變成明天來生活。曾經我看過一本心理自助的書籍,書籍裏描繪了一個患有24種人格的人格分裂症的病人,就是說他心裏存在著24個人格,他可以把他內心裏24個人分別上演的淋漓盡致,這一個醫學的發現讓我感到震驚與同情,這24個人之中隻有一個是真正的他自己,但是遺憾的是現在的醫學還沒有能夠徹底治愈這種人格分裂症。每個人都有一到二種人格,屬於正常人格,相對於善與惡。所有人都活的很茅盾,而茅盾本身就是生活的本身,茅盾存在於繁瑣與簡單之間。茅盾重重的社會生活裏麵,智者隻能刪繁就簡,取最簡單的方式生活。怎樣簡單生活是取決於一個人的選擇與對生活的認知,怎樣處理茅盾也是如同簡單生活一般的認知行為。而你所認知的生活是什麼樣它就是什麼樣的,你認為生活苦,它就苦,同樣你認為生活甜,它就甜。同時你所認知的生活,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與質量。什麼是認知?佛說認知是覺悟,至於覺悟到了沒有,能不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看你自己的了,覺悟了的人不能夠幫助你覺悟,隻會告訴你行善修德,行什麼善?修什麼德?大德,小德,無德,真善,偽善,假善這都不重要,因為一切善惡美醜皆含在因果之中,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善良的人和惡人一樣,終究會生老病死,唯一不同的是善良的人心安理得,這就足夠了。人為什麼會發瘋?其實很簡單,才華不配其德,太聰明的人,沒有大德支撐,必將墮落。道家老子說: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語道破“道”之精髓在於道德。一切事物皆有自然規律,你不需要做什麼,隻要遵循道,修養德,即可。至於輪回一說,曾在小說裏見多識廣了,隻是這現實生活裏,奈何我修養淺薄還未曾相見。至於能不能輪回,有沒有輪回,暫豈不論,因為理論到底終將還是一無所獲,至於它是真是假,對於我們來說又有什麼關係?我們能做的,需要做的,隻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縱觀古今中外能留善名於後世者,無非是德,人們不能記住你的樣子,因為每一個人多少都有一些自戀,人們會記住你的道德,因為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對於輪回一說讓人唯一感慨的是,知識的力量太強大了,以至於讓我們有時候摸不著頭腦。既然一個人要認識自己,那麼就應該從自身開始認知,人最難得是正確認識你自己,接納真實的自己,哪怕你是一個壞的不能在壞,醜的不能在醜,虛偽的不能在虛偽的人,你也要接受它,並且要不斷修養道德來改變它。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完物,那麼恭喜你,你已經不需要認識你自己了,因為很快你就會知道不認識自己原來也是這樣的悲哀。首先從我們的智力開始認識自己,首先你必須得承認你是一個無知的求知者,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到低是不是最傻的那個人。相反你認為你無所不知,什麼都知道,那麼你是最聰明的,也是最傻的,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聰明的傻瓜,多麼有趣的諷刺。曾經我問過一個朋友,我說:一個人是心地善良重要,還是大腦聰明重要。我朋友說:兩個都重要。他默語許久後告知於我:愚昧無知的心地善良會害人害己,聰明的善良會讓人如沐春風,利人利己。今天這社會有很多善良的人,至於他們的善良是不是聰明的,隻有他們和當事人曉得。所謂愚善,愚孝,愚蠢,都沒有錯,錯隻錯在一個愚字上。認識自己最大障礙就是愚,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剔除愚癡,才能明德。而剔除愚癡的方法很多,讀書,善讀書就是最好的刮毛刀。其次是行善修德,給多了你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聰明有德行的人。再次是和既聰明又有德行的人相處。遠離,並且關愛聰明無德之人等等,聰明而沒有道德的人,其實比笨人更可憐,你應該要同情他,但是應該保持距離,必須謹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聰明實在太容易,要想即聰明又有德行,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你也許成為不了大富豪,也沒有大富豪一樣有錢,但是你可以免費的修養道德,這難得不比做一個大富豪有趣嗎?也許我這是謬論,你更喜歡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大富豪也不一定呢。三國時代的孫權說:凡事自己多決斷,莫待用時尋周郎。什麼事都應該在自己心裏留個底,不要凡事總是依靠別人,凡事依靠別人的人,也隻能培養出阿鬥這樣不自立的人,諸葛亮再有經世之才,也不能扶起一個不自立的阿鬥。雖然特立獨行,個人主義,在今天這個團隊時代有些格格不入,但其獨立,自立的特點是絕對值得追求並且付諸實踐行動的。每一個人都是從離開爸爸媽媽這個小團體走向大團隊的個人,認識自己是非常需要給自己獨立,自立的成長空間。做人應該觀察一下狼群,能擁有狼一般的認知也是一種榮幸,狼可以團隊合作獲取獵物,也可以獨立思考認識自己,隻有認識自己才能果斷作出決策,善於團隊合作,才能永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