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唇亡齒寒(2 / 2)

公孫氏瞥了他一眼,然後道:“胤兒,你這兄弟倒是處的好。”

話音剛落,咳嗽聲自內傳了過來,君胤從裏屋走出,臉上帶著淺淺的笑,“三弟。”說完又開始咳嗽了,一幅隨時會昏倒的樣子。

是君胤沒錯,君祁皺著眉頭想,難不成是真的病了?

安陽王向來知禮數,知道自己唐突了,也不想再多留把柄,便幹幹脆脆的告退了。

其實公孫氏也來了沒多久,看見君胤正在收拾行李,氣就不打一處來。

他這回學的聰明了,先對東邑帝說,再離開,哪怕事發也不怕了。隻是公孫氏卻覺得自己收到了背叛。

“你如今是真的長大了。”公孫氏冷冷道,“本宮的話是一句不聽了。”

君胤道:“母後說的哪裏的話,兒臣成為國之棟梁,不也正是母後的心願嗎?”

“你莫忘了,沒有本宮,你什麼都不是!”

無論是哪一方麵,君胤都是承了公孫氏的恩情的,從前她拿捏著他重要的人,如今又用恩情來束縛他。

“可是母後。”君胤難得的強硬,他一字一句,說的無比清晰,“沒有了兒臣,您也什麼都不是了。”

唇亡齒寒,這句話用來形容皇家的母子,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公孫氏氣的後退了一步,囁嚅了半晌,愣是一句話都沒有說出來。

她養大的兒子,終歸是不一樣了。

君胤沒有帶多少人出去,為了保證他的安全,自然是抵不過肖青雲的執拗,便隨著他去了,他不打算耽擱多久就回來。

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要拉攏一番西邯國。

隻是如今西邯國對於這場戰爭持有什麼樣的態度,他還不明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西邯國已經隱隱有些暑意了,君胤沒有騎馬,追月過於顯眼了,可坐在馬車裏覺得悶得慌,他撩開馬車的簾子,守在馬車一側的肖青雲立刻來問:“公子,要些什麼?”

君胤哪裏要東西,隻是揮揮手,示意他讓開一點,不要擋了風景。

這也不是他們主仆倆第一次結伴出來了,同往常一樣,帶足了仆從,暗地裏有暗衛,肖青雲跟著便行了。

道路夠寬,能見著不少人背著簍子往鎮裏趕,像是要去趕集,有說有笑的很是自在。

“這是什麼緣故?”君胤指著他們,他離開時才見著西邯的集市,如今又見他們背著這種簍子,難道又有集市?

“我聽聞,是西邯的風俗,又稱迎夏。”肖青雲解釋,“西邯民風開放,一年四季光這起節氣的慶賀便要行上八次,春夏秋冬早晚各兩回。”

西邯地小,沒有什麼大集市經得起折騰,倒是集會不少,這樣一來,也算是一種賺錢的法子,還能加強百姓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是個好方法。

但安逸慣了的人,哪個想要有戰爭發生?

恐怕說服西邯出兵,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

一手撐著下巴,君胤隻稍稍思考了一瞬,然後道:“去瞧個熱鬧,然後轉道,我們去看看如今的邊境情況。”

百姓流離是在所難免的,但是西邯國的百姓臉上卻是多有著笑意。君胤不懂,他們難道沒有感受到戰爭的氣息嗎?

“公子。”臨進城,馬車停了下來,肖青雲示意道:“要檢查。”

“如今進個城都這麼難了?”君胤挑眉,“也不是都蠢的,還是有危機意識的,去看看有什麼事發生了。”

肖青雲驅馬上前,半晌回來道:“公子,城裏丟了個人,在找。”

在這裏設下關卡隻是為了找到丟了的人?

君胤皺了皺眉頭,“轉道,從小路進去吧,實在不行,就先去邊州看看,等他們找到人再回來。”

他們的衣服都換成了當地人的樣子,也沒有引起注意,臨了進城要調轉了方向,那守城的將領看了一眼,並沒有多注意。

忽然,一旁的小門打開了,拿著手冊的高帽官員出來了,頓時湧過來不少難民,灰頭土臉的像是剛從哪裏爬出來的,高帽官員嫌棄道:“今日城門不開,亦不開粥棚,散了吧都!”

多少人等了一天才等到這個時刻,怎甘心一句不開就放棄?頓時,城門口熱鬧了起來,推推搡搡著的,難民們非要進城,官兵攔著又不肯讓,幾乎就要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