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許多事情的確是難以預料的,成功伴著失敗,失敗伴著成功,人本來就是失敗與成功的統一體。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紅火耀眼之時,也有暗淡蕭條之日。麵對成功或榮譽,要像菲爾德那樣,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氣淩人,把功名利祿看輕些、看淡些;麵對挫折或失敗,要像愛因斯坦、小澤征爾那樣,不要憂悲,也不要自暴自棄,把厄運羞辱看遠些、看開些。這樣就不會像《儒林外史》裏的範進,中了舉惹出禍端。範進一心想中舉出名,可是幾次考試都名落孫山。他飽受各種冷眼,連嶽父也看不起他。後來他終於中了舉,然而由於狂喜過度,一口痰上不來,倒地而昏,變成了瘋子。
無獨有偶。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裏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杆,隻要你在太陽下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那個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經精疲力竭了,摔個跟頭就再也沒有起來。於是有人就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貪婪的人,總是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都失掉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財物,無論是房子、車子、盒子……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沒有一樣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這些東西隻是暫時歸屬於我們而已,所以心態平和的人把這些財富統統都視為身外之物。
如果我們得不到希望擁有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些,看得輕鬆些,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過分地求全苛刻。
羅馬政治家及哲學家塞尼加也說:“如果你一直覺得不滿,那麼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讓我們記住,即使我們擁有整個世界,我們一天也隻能吃三餐,一次也隻能睡一張床,即使是一個挖水溝的工人也可以得到這種享受,而且他們可能比世界首富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穩。
法國人從莫斯科撤走後,一位農夫和一位商人在街上尋找財物。他們發現了一大堆未被燒焦的羊毛,兩個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
歸途中,他們又發現了一些布匹,農夫將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選些自己扛得動的較好的布匹;貪婪的商人將農夫所丟下的羊毛和剩餘的布匹統統撿起來,重負讓他氣喘籲籲、行動緩慢。
走了不遠,他們又發現了一些銀質的餐具,農夫將布匹扔掉,撿了些較好的銀器背上,商人卻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壓得他無法彎腰而作罷。
突降大雨,饑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濕了,他踉蹌著摔倒在泥濘當中;而農夫卻一身輕鬆地回家了。他變賣了銀餐具,生活富足起來。
大千世界,萬種誘惑,什麼都想要,會累死你,該放就放,你會輕鬆快樂一生。
我們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才是人生的真諦。
3.踏穩腳步,人生才有出路
法國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的散文家和人文主義者蒙田曾經這樣寫道:“生命的重點並不在於長短,而是在於你是否按部就班地走到終點。”的確如此,人生的出路就在於你是否腳踏實地,你是否承擔起你應該承擔的責任。
責任是不分大小的,一丁點兒的不負責,就可以使一個百萬富翁很快傾家蕩產;而一丁點兒的責任,卻可以為一個公司挽回數以千計的損失。西點的章程說得好:“責任保證一切。”
一位零售業經理在一家超市視察時,看到自己的一名員工對前來購物的顧客極其冷淡,偶爾還發發脾氣,令顧客極為不滿,而他自己卻不以為然。
這位經理問清緣由之後,對這位員工說:“你的責任就是為顧客服務,令顧客滿意,並讓顧客下次還到我們這裏來,但是你的所作所為是在趕走我們的顧客。你這樣做,不僅沒有擔當起自己的責任,而且正在使企業的利益受到損害。你懈怠自己的責任,也就失去了企業對你的信任。一個不把自己當成自己企業一分子的人,就不能讓企業把他當成自己的人,你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