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活到老,學到老(1 / 3)

培根曾說:“知識就是力量。”當今社會,知識、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讓人目不暇接,要使自己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要不斷地學習。我們隻有不斷地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讓我們的事業之樹茁壯成長,結出成功的碩果。

1.知識需要不斷更新

隻有保守的腦袋,沒有一成不變的知識。在現代生活裏,知識信息更新迅速,如果不及時更新充電仍然守舊的話,就不能跟上不斷發展的時代步伐,注定要被社會無情地淘汰。

在我們現在的信息社會裏,知識是要經常更新的,這對我們的個人發展至關重要。有的人的確掌握的知識較豐富,但也未免在自鳴得意的同時忘記了時刻更新自己的知識,從而遇到一些不可救藥的麻煩。我們必須知道,追求知識永無止境,我們隻有不斷堅持努力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才會適應和跟上社會的發展。

張工在幾年前就對組裝和調試電腦有一套了。當時是Windows95基本即將卸任了,而Windows98剛出台,操作係統的安裝維修和調試在他的手上簡直易如反掌。因為張工在Windows95向Windows98過渡後又仔細學習了Windows98係統升級後的程序和特點,加上他基本功紮實,所以在附近的電腦業圈內小有名氣。

因為在一些用戶的維修調試和組裝過程中他根本沒遇到過什麼難題,而且有些其他技工處理不了的故障,他也能處理,所以在Windows升級到2000和後來的WindowsXP時張工根本沒有在意,他以為升級隻是為使操作越來越簡便罷了。

在有一次給一位客戶排除死機的情況時,他卻怎麼也不能讓電腦恢複正常開機,以前所有的招數用盡了也未能奏效,這時的張工方知是自己太大意了,隻好帶著問題去請教一位新秀,經新秀指導,其實就是少敲了兩個鍵的事。這給張工敲了一次警鍾:確實應該不斷地學習啊,如此下去,飯碗難保了!

從此以後,張工每見有何升級的軟件和各類新知識信息,都不會放棄。他還有了句口頭禪:“快!變得真快!學,得趕快學!”

其實,中國古代哲人荀子早就說過:“學不可以已。”當今社會,信息知識的更新速度空前加快,人們生存的空間也在變小,競爭的激烈程度不斷升溫,如果對新的知識不感興趣,不知道隨時學習,不斷進步,就很可能被優勝劣汰的社會機製逐出。

1994年,楊瀾從一名學生成為《正大綜藝》的節目主持人,她把一個有著良好家教和較高文化素養的青春少女形象和一個富有女性細膩情感的職業婦女的形象完美地統一在一起,為我們展現了一種既高雅又本色,既輕鬆又令人回味的主持風格。

在完成了《正大綜藝》200期製作之後,楊瀾不遠萬裏跨越太平洋去了美國,攻讀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傳媒碩士學位。

當時許多人都不理解:楊瀾已經取得了成功,成為國家級的著名節目主持人,她完全可以在她的地位上享受她已經獲得的榮譽,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呢?那是因為,越是有功底的人越能體會到功底和學識的重要,越有在功底和學識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渴望。所以楊瀾離開了眾人羨慕的主持人位置,去美國讀書,又一次成為了一名學生。

楊瀾再一次出現在媒體上時,她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的境界又提升了,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邁出了一個新的台階。

人的潛能是很大的,成功沒有止境,學習也沒有止境。不斷地學習,你就會取得不斷的進步。

有些人淺嚐輒止,滿足於一時的成功。他們雖然值得慶賀,但卻不值得敬佩。隻有那些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己的人才值得我們去敬仰。

知識和目標相似,都是必須向明天看齊的。昨天的知識精華必須保存,明天新的知識也是我們生存所應必備的、必學的、必用的。

成功者都將自己擺在吸收和消化的範圍內,他們總是在不停地求索和探尋新的知識領域,因為知識不是永恒不變的,成功者更是如此。“莊家輪流做”,誰不思進取,誰就得被動讓賢,這就是現實。

我們應該認清這個現實,但我們更應相信現實是以人為主導的。因為正是知識的更新,讓人們有了提高的機遇:誰最先領悟和解釋了這些知識,誰就領導了時代潮流,誰也就理所當然地走在成功者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