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路向西南(1 / 2)

列車駛過群山,餘下空蕩蕩的回音,奏成空穀餘響。

葉羽最終還是坐上了去川都的火車,一路上換乘就得好幾次,不過幸虧行李已經交給快遞了,帶在身邊的東西除了父親的少許遺物便是那台筆記本了。楚辭聲和山海那兩個家夥竟然有學院的專機接送,還不叫上自己,美名其曰“一個人的旅行”,兩個基佬。

列車上的乘客不多,大部分都是去內省打工的。這幾年沿海的省份民工需求不旺,沿海的企業中有先見之明的早已把工廠遷入內省。於是本來應該去沿海的務工人員轉折進入內省,然而這僅僅是個別情況,實際上大部分人還是往沿海跑的。

車廂裏的人很少有說話,陌生人之間緘默不語,仿佛約定俗成。

葉羽口中嚼著穆懷佳給他帶上的鴨肫,乘坐飛奔逃離的火車,感覺像是回到了民國,寂寞而空洞。

對於鴨肫這種食物他隻在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見過,方鴻漸拿這種東西來炫耀在西方的見聞。不過邊江市和長海市相隔不遠,葉羽卻不知道長海鴨肫這種有名的小吃。

錢鍾書先生對民國時期留洋歸來的學生多有諷刺,體現在《圍城》中便是對方鴻漸等海歸的性格和處世態度的不認同。那時候華夏大地戰火燃燒,方鴻漸卻沉浸在兒女情長中,整天雞毛蒜皮,為生計奔波,披著洋學生的皮卻揣著小農意識和享樂意識的心。

當時葉羽也是頗為認同錢鍾書先生的觀點的,因為他也覺得在家國大義麵前,兒女情長就顯得太小氣了。不過現在他有點理解那些方鴻漸了,文弱書生如一根蘆葦,稍稍來點風就折腰了,何況是在戰爭這種狂風暴雨中。

在他見識過鬼夜王的強大和暴戾之後,心中就開始動搖。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世界,華麗的外表下竟是包藏不安的因素。父母之仇大於天,可是在吞天滅地的力量麵前神也會退縮吧。

在受傷歸來的那天晚上,穆懷佳對自己的傾情和包容,一點點鞭打著葉羽的不歸之心。其實他完全可以放下一切,接受穆懷佳,兩人也許並不幸福但是很安心很平靜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葉羽想到父母慘亡的情景,痛徹心扉,生活卻早已定型。

也許無論選擇哪一方都意味著對另一方的背叛。每個人都猜不到自己的結局,卻會在前行的路上隱約感覺到,因為沿途的風景早已注定。

列車不知不覺的劃出上千公裏的刻痕,手中的鴨肫也不知不覺的落進肚子。

對麵乖巧的小男孩躲在媽媽的懷裏,或許是第一次坐火車的緣故,那雙呆滯的大眼睛望著窗外出神,或許心中在想這個鐵皮大蛇跑得真快啊,比孫悟空的筋鬥雲還快吧。小男孩的媽媽坐了很長時間的火車,正在假寐,小男孩卻興致勃勃。

“大哥哥,你在想什麼呢?”小男孩好奇的看著葉羽,“你和我一樣在看外麵會跑的大山綠樹和小草嗎?”

葉羽從發呆的狀態中醒過來,笑著摸摸小男孩的腦袋。

“是啊,大哥哥和你一樣在看外麵會跑的風景呢。”列車穿梭甩下風景,山水遠去,留下背影。

小男孩的媽媽睜開眼,對著葉羽報之歉意的一笑。葉羽把手中的鴨肫遞給小男孩,小男孩睜大了眼睛看向媽媽,眼中萌動著好奇和渴望。

“抱歉,他不吃這些東西的。”

“沒關係,小弟弟很可愛的,我很喜歡他。”葉羽知道這是陌生人之間的戒心在作祟,卻並不在意。

“好好吃。”小男孩接過鴨肫,塞進嘴裏。

“嗬嗬,小弟弟叫什麼名字啊。”葉羽把剩下的鴨肫都送給小男孩。

“安寧,安靜的安,寧靜的寧。”叫安寧的小男孩的大聲說,想來這句話是經常說的,安寧的臉上異常驕傲,“媽媽給我起的哦。”

葉羽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幕,爸爸媽媽初次搬來邊江市,鄰居們對這個新鄰居還是很熱情的,特別是對小孩子。每天遇見的時候就逗一逗,拿小孩子開玩笑,問小孩叫什麼,葉羽大聲說葉羽,鄰居們都誇獎葉羽真聰明。媽媽坐在夕陽中笑容恬淡。

這一幕早就一片片被時間剝離,隻剩下殘缺不全的印象,卻在此刻被麵前的小男孩喚起。時光遠去,葉羽仿佛又看見另一個自己。

列車迎向斜陽,仿佛要奔向極樂之國。陽光射入車廂,安寧的媽媽坐在葉羽對麵,金色麵紗襯托出她的柔和安詳,如拉斐爾筆下的聖母。

即將夜晚的時候火車到站,葉羽不得不換乘,臨別前葉羽把餘下的幾袋鴨肫都送給安寧。安寧很高興的接受,揮手與葉羽道別。

葉羽隨便找了一家賓館住下,明天的時候又得乘坐下一列火車直奔川都。在火車站的周圍有不少小旅館,當人流達到高峰的時候,這種小旅館真是人滿為患,而且價格高得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