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果敢,不優柔寡斷
快速的決策和超常的膽量使許多成功人士渡過了危機和難關,因為這些人深刻地意識到關鍵時刻的優柔寡斷隻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偉大的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路,讓那些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麵去。”
當有人問亞曆山大是如何征服世界的時候,他回答說,他隻是毫不遲疑地去做這件事。那些總是搖擺不定、猶豫不決的人肯定是個性軟弱、沒有勇氣的人,他們最終將一事無成。因此,試圖麵麵俱到、萬事平衡的人做出的無益而瑣碎的分析,是抓不住事物的本質的。決策最好是決定性的、不可更改的,一旦做出之後就要用所有的力量去執行,就算有時候會犯錯,也比某些人那種事事求平衡。總是思來想去和拖延不決的習慣要好。
人生充滿了選擇。不管是讀書、創業或婚姻,我們總要在幾個可供選擇的方案中,做一“賭注式”的決斷。對於我們所選擇的結果究竟是好是壞,也往往沒有明確的答案。機會難得,想再回頭重新來過,是絕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決斷是各種考驗的交集。
其實,上天並未特別照顧那些抓住機會之神的幸運者,隻不過是他們一再對問題苦思對策,並毫不猶豫地去做,因而獲得了機會之神的青睞。
拿破侖在緊急情況下總是立即抓住自己認為最明智的做法,而犧牲了其他所有可能的計劃和目標,因為他從不允許其他的計劃和目標來不斷地擾亂自己的思維和行動。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勇敢決斷的力量。換句話說,也就是要立即選擇最明智的做法和計劃,而放棄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動方案。
決斷並非一意孤行的“盲斷”,也非逞一時之快的“妄斷”,更非一手遮天的“專斷”。決斷除了要有客觀的事實根據、出眾的預見性眼光外,更要有決心與魄力。
莎士比亞說:“我記得,當愷撒說‘做這個’時,就意味著事情已經做了。”喬治·艾略特則這樣判斷一個人:“等到事情有了確定的結果才肯做事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就大事。”
總之,果斷決策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經常要準備冒一些做出不成熟的判斷或采取不利行動的風險。一個人偶爾會做出錯誤的決定,總比從來不做出決定要好。如果一個人的決策永遠是錯誤的,那麼他在智力上或精神上肯定有問題。但在一般情況下,決策當中總是包含了精確的洞察和清晰的邏輯,所以幾乎不用擔心決策老是會引起壞的結果。
遇事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有人上街要買台電腦,由於價錢較高,又不是名牌,往往反複比較,反複動搖。結果跑了許多家商店,就是決定不下來。心理學家認為,人在處理問題時所表現的這種拿不定主意、優柔寡斷的心理現象是意誌薄弱的表現。怎樣克服這種遇事拿不定主意、優柔寡斷的缺點呢?
培養自信、自主、自強、自立的勇氣和信心,使自己具有獨立意誌的良好品質;增加自己的學識有助於克服自己優柔寡斷的缺點;平時經常開動腦筋,勤學多思是關鍵時刻有主見的前提和基礎;排除外界幹擾和暗示,穩定情緒,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仔細分析,亦有助於培養果斷的意誌。
猶豫不決,你便會被擠到沒有機會的死水中,隻有堅強的意誌力才能將之克服。若能了解這些,接下來的就隻是如何去克服問題。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幾點,則一切的煩惱也就會隨之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