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是一個人的根,人們的觀念在心靈深處徘徊而升華;心靈是一個人的靈魂,人們的舉動因為心靈這個靈魂輾轉而改變。
心靈的選擇與放棄是交替進行的,選擇了此就意味著放棄了彼,但有時放棄也是最好的選擇。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麵性,選擇也好,放棄也罷,都是因人、因事、因時而異;有時候,今天的選擇也許就是明天的放棄,今天的放棄也許是為了明天更好地選擇。
選擇與放棄始終是個對立的統一體,沒有選擇便沒有放棄,沒有放棄選擇便無意義。在厄運降臨的一瞬,亞裏士多德選擇冷靜地對待,為全人類的利益奮鬥到最後一刻;死神降臨的一瞬,布魯諾選擇無言的抗爭,為真理放棄生的渴望;機遇降臨的一瞬,貝多芬選擇了放棄,為了尊嚴,他慨然陳詞:“公爵很多,貝多芬隻有一個!”
頑石選擇了高山,因為它相信:高山不語,自是一種巍峨;小草選擇了大地,因為它相信:大地無聲,自是一種廣博;白雲選擇了藍天,因為它相信:藍天不言,自是一種開闊;浪花在潮起潮落後,選擇了大海,因為它相信:大海無聲,自是一種深邃。正是這凡此種種的選擇,雕塑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壯闊。
世上的路有千萬條,但我們走的隻有一條。麵對心靈的選擇與放棄,我們就像站在天平的兩端一樣,無法取舍,難以衡量。那些給我們造成巨大難題的選擇,往往涉及意識與現實之間的矛盾。這些選擇,向左,會震撼心靈;向右,又可能損害現實利益。我們每天都在選擇與放棄中生活,每一次選擇與放棄都是痛苦的掙紮或是習慣的使然,我們因選擇而歡欣,因放棄而悔恨,所有的酸甜苦辣皆因選擇與放棄而來。
人生苦短,生命的俯仰之間,人生就刹那芳華。生活的道路不存在回頭的可能,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可挽回的舊夢,但重尋舊夢的代價往往是我們付不起的,當你付得起時,又無法重溫。為了讓自己的人生無怨無悔,我們就應該慎重的對待生命中每一次選擇與放棄,跳出心靈的黑暗與旋渦,去選擇每一次觸動,去選擇每一聲歡笑,每一聲放歌,那麼,短短的瞬間,就將化作美麗的永恒。
通往明天的道路是曲折的,麵對不同的事物,我們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既然選擇與放棄無法回避,那就坦然麵對,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選擇時要冷靜,不要輕信他人,別人的選擇不一定適合你;放棄時要果斷,不要猶豫不決,拖泥帶水總讓人後悔莫及。選擇是謹慎的,輕易的選擇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放棄是痛苦的,迫不得已的放棄是明智之舉。絕大多數的時候要堅持下去,然而放棄有時候也是一種明智,知難而退也是一種心靈的選擇。同樣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不是總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有時也許放棄會要強於固執地堅持。
麵對人生的每一次選擇與放棄,我們都應該始終保持一種純潔高尚的心靈、一種熾熱溫暖的心靈、一種堅毅不屈的心靈,做出正確的選擇。慎重選擇,懂得放棄,這才是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