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每一百步遠布置一支軍隊,某軍隊有緊急情況,立即派就近的其他軍隊前去增援,又撥出次近的軍隊去接替防務。
守城主將調遣兵將的憑證:凡是派出使者或使者回報、掌管憑證的官吏一定要書寫記錄在案,記載的情況要和所辦的公務相符,等他回報時互相參驗。憑證發出:使者拿憑證出門,無論從哪一個門經過,一律要向上報告憑證出門的時間和拿憑證人的姓名。
主將衙門的邊門與守城主將的房舍相通,旁門互相交錯穿插;修建上下複道,築好牆,在牆上壘放破瓦等物。
貯存蔬菜食物:使百姓家貯存夠三年吃的蔬菜糧食,以防備水旱天災和沒有收成的年景。經常要在邊遠縣預種一些芫華、莽草、烏頭、椒葉等毒性植物,外宅的水溝水井可以填塞掉,不能填掉的就將上述毒性植物投進去。在和平安定的時期,要向百姓說明戰爭存在的危險,戰亂期間則要向百姓講明從殺敵中求取和平安定。
原文
寇至,諸門戶令皆鑿而類竅之,各為二類,一鑿而屬繩,繩長四尺,大如指。寇至,先殺牛、羊、雞、狗、烏、雁、彘皆剝之,收其皮革、筋、角、脂、腦、羽。吏橝桐,為鐵錍,厚簡為衡枉,事急卒不可遠,令掘外宅林。謀多少,若治城為擊,三隅之,重五斤已上。諸林木渥水中,無過一茷。塗茅屋若積薪者,厚五寸已上。
吏各舉其步界中財物可以左守備者,上。
譯文
敵人打來時,所有的門戶都要鑿上兩種孔,一種孔是用來穿繩子用的。繩子長四尺,指頭大小。敵人打來了,就先殺掉牛、羊、雞、狗、鳧、雁、豬等,並收集這些牲畜的皮革、筋骨、角、油脂、腦、羽毛。官吏們選取橝木、桐木、栗木製成鐵錍,厚的木料就選做橫柱。如情況緊急倉猝之間不能從遠地弄來,就命令就地取材、挖掘外宅的林木,按修繕城牆和攻擊敵人所需的三倍量征收。重五斤以上的木材漫入水中,數量不可超過一排。用泥塗抹房屋頂和堆積的柴草,泥巴厚度要有五寸以上。各級地方官吏都要調查和征收自己所管轄地區內可以用來輔助打仗的財物並上交官府。
原文
有讒人,有利人,有惡人,有善人,有長人,有謀士,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士,有內人者,外人者,有善人者,有善門人者,守必察其所以然者,應名乃內之。民相惡若議吏,吏所解,皆劄書藏之,以須告之至以參驗之。睨者小五尺,不可卒者,為署吏,令給事官府若舍。
藺石、厲矢諸材器用皆謹部,各有積分數。為解車以枱,城矣以軺車,輪軲廣十尺,轅長丈,為三輻,廣六尺。為板箱,長與轅等,高四尺,善蓋上治,令可載矢。
子墨子曰:凡不守者有五:城大人少,一不守也。城小人眾,二不守也;人眾食寡,三不守也;市去城遠,四不守也;畜積在外,富人在虛,五不守也。率萬家而城方三裏。
譯文
世上有讒言之人,有好利之人,有惡人,有善人,有具有專長的人,有謀士,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士,有能客人者,有不能容人者,有善於待人的人,有善於守門的人,守城主將一定要考察他們為什麼具備那種品性或特長,名符其實的才接納任用。百姓們互相仇恨或對官吏提出控告、及被告的辯護,都要一起書寫記錄在案收存,以等候控告人到來時用以參考驗證。身高僅五尺不能當兵的人,就讓其他在官府中當差或者讓他們在官府和個人家裏服務盡責。
所有防守用的軍事器材如擂石、鋒利的箭等,都要小心謹慎地部署,並且分別要有存放的固定數目。用枱木製造裝載弓箭的軺車,車轅長一丈,有輪子三個,輪與輪之間寬六尺。拚造車箱,車箱長度和車轅一樣長,高度為四尺,要妥善給車箱加上蓋子,並把車箱裏麵修治整齊,使它能夠盛裝弓箭。
墨子說有五種情形不便防守:城太大而守城人數少,這是第一種不便防守的情形:城太小而城內軍民卻太多,這是第二種不便防守的情形;人多而糧食少,這是第三種不便防守的情形;集市離城太遠,這是第四種不便防守的情形;儲備的守城物質在城外,富裕的百姓也不在城中,這是第五種不便防守的情形。大概說起來,城中有一萬家居民,城邑方圓三裏,這種情形就可以堅守。
解讀
這是墨子守城篇的最後一篇,他係統地總結了守城中還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知道墨家的防禦係統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巨大軍事體係:他以全民動員作為最深厚的力量,以縱深立體防守構成固若金湯的堡壘,以先進器械作為抗敵的強大力量,以全方位的後勤保障為前線提供可靠的支持,以“旗幟”、“號令”作為協調作戰的指揮通訊手段,以嚴明的軍紀與賞罰分明的措施作為執行命令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