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清風和熙.池邊垂柳,墨燕橫掠微波.
初春之際,阡陌縱橫的田壟已是人影匆匆.人們心中裝載的滿是豐收的渴望和對來年的期盼,幹起活來也是格外來勁.
黑水村的人們正是以此種心情在田地裏忘情地耕耘.離村二裏處有一條河流,河水清澈見底,河底卵石色如墨條而得名黑水河.故村名也由此而得來.村內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堪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有人家約二十戶,人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閑時便聚在一起看社戲,聊家常.小孩則互相嬉笑﹑追逐.到處洋溢著一片民風淳樸的景象,充滿歡樂﹑詳和的氣氛.
又是一個清晨,升得不高的太陽驅走了拂曉前的寒氣,照在零落分布著的幾十戶人家的黑水村.陽光從半敞的窗戶射入屋中.
一個十一二歲的垂髫少年正伏在桌前,小手緊握一支小號羊毫,緩緩運筆在紙上寫著.身後一位五旬開外的老者負手而立,手拈長髯,不時指點:“力度要均勻,下筆要緩而有勁…再慢些,提筆,收…”隨後微微搖頭.“這一撇還是寫的稍急些.”少年停筆,撅起小嘴道“夫子,九問年紀尚小,難免有所生澀.不如您寫給我看如何?”老者笑道:“好,你可看好.”
隻見他拈起筆來,蘸飽了墨,默思片刻後就一筆一劃的在紙上寫了起來.隻見紙上所寫字字飽滿中正,端方厚重,實乃大家之手筆.寫畢,老者放下筆道:“寫字之道貴於形神兼備方為妙.所謂‘形似神聚,一氣嗬成.’則為大成.可見練字非一日之功.九問,你可要多下苦功呀!”
“對呀,夫子所說甚是.問兒,今後你可要勤加練習,多向夫子請教才識學問才行呀.”話音剛落,從屋外進來一人.此人年約四十,相貌剛毅威武,臉長五寸短須,身穿灰袍。
九問見到這人立刻歡躍起來,稚聲稚氣叫道:“是,爹.”這人便是九問之父方世舒.夫子一看來人,便拱手笑道:“方兄,問兒聰慧過人.隻要勤下苦功,假以時日,必成大器.老夫隻不過是微盡綿力罷了.”
“夫子太過謙了.問兒生性好動,拙荊過世較早,我又因瑣事無暇分身.這兩年來如不多虧夫子不嫌,又對問兒細心教導,恐怕問兒的學業早已荒廢.還望夫子今後對他嚴加督促,此恩此德方某末齒難忘.”
“九問,九問…”兩人正在寒暄之際,屋外傳來幾聲呼喚。九問出門一看,原來是好友阿坤來找他去釣魚。九問告別父親和夫子後,帶齊釣具便和阿坤徑直朝黑水河的方向走去。
黑水河位於村口西南二裏處。河寬三丈,長竟約二十丈。河流兩岸芳草依依,落英繽紛。不時傳來蟲嗡蛙鳴之聲。河中流水潺潺,水光瀲灩,魚兒時而聚集,時而躍出水麵;時而相互追逐,好不愜意。
平日九問和一群好友時常來此嬉戲,玩耍。好友中論交情最要好的就數阿坤和小柔。
阿坤身材略胖,天性憨厚老實,但也最講義氣,與九問總是行影不離。而小柔因是他們玩伴裏唯一的女孩,所以倍受嗬護,常常被他們戲稱為“公主”。而九問對她則更加照顧,常被其他人笑為兩人是天生的夫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