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座創業者分享一個試圖走向成功的話——必須接受爭議,必須堅持自己的信念,千萬不能每次有爭議的時候不敢做了。如果那樣的話,2001年我們不會做代理隻做零售,如果不能忍受種種非議的話2004年也不會做電子商務。那時候我們財務報表盈利很小,我們決定擴充做大家電、日用百貨,基本都是反對的聲音,但到今年就基本沒有反對的。蘋果沒有爭議嗎?針對喬布斯自己都有爭議,也許隻有去世那一刻,才讓世界形成了一致的意見。我想說堅持你的信念,不要受外邊的因素而改變。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無數人幫你,所以今天分享第二點——學會與他人分享。特別是與自己的團隊分享。分享我們是否共同付出汗水。作為創業者,不隻是加班加點幹活,也不隻是流血流汗,我們需要分享我們的信念,還要分享我們的財富。很多人都羨慕我,不了解京東公司的人都很奇怪京東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員工加班加點工作?到底發多少工資讓他們拚命幹活?其實我們沒有太多財富,但是我們有股權,既然希望你的同事幫你、支持你、對你不拋棄、不放棄,必須讓你的同事真正成為公司的創業者之一。
股權不值錢的時候跟同事分享,後來企業慢慢值錢了,要上市了,又想盡一切辦法少發一點,把股權拿回來,能不發就不發。這必然會有矛盾、衝突。所以如果創業者真的希望你的團隊跟你一起努力奮鬥,不是每年年底演講、搞忽悠,而是願意拿出你的股份和現金跟員工分享。所以有的人抱怨自己創業失敗的時候,先想想有沒有把自己股份跟員工分享,如果做到這些還沒有成功,那隻能說運氣不好。
六、我和京東的故事
——2012年7月11日劉強東在中國人民大學發表的演講
1998年6月18日之前我準備創業的時候,騎個自行車天天去中關村研究。你怎麼生存、立足和發展?在中國,我們在座的大部分同事可能有四條路可以走。第一,你很幸運,你的老爸叫“李剛”,你是“官二代”,“官二代”做生意相對比較簡單,他們有他們生意的模式,但是這個模式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第二,如果你要有一個李嘉誠老爸也行。生下來就有1000億。第三,你因為學術的發展研究,擁有一項別人沒有的技術,靠專利、靠技術發展,比如李彥宏。第四,你的爸爸既不是“李剛”,也不是李嘉誠,你也沒有自己的技術。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創立一家公司要怎麼活?我認為隻有一個活的辦法,就是搞團隊。
準備創業的時候我就想,我的公司將來在社會上靠誰?要靠團隊。前三天靠我一個人,過了幾天請來我們公司第一個同事,叫韓麗梅。很幸運,21天的時候我們做成了第一筆生意,掙了幾百塊錢。
1994年的時候,幫人賣一個IBM筆記本,淨利潤是15000元。IBM今天不賣硬件了,就做軟件,是因為IBM的團隊在市場變化的時候,他及時敢於變化,跟得上變化。柯達為什麼失敗了?那是柯達的管理團隊沒有跟上時代變化。不是顯像的技術落後,是他不敢於變化,團隊出了問題,導致了他現在已經倒閉的慘狀。
我相信京東商城沒有任何一個同事、沒有任何一個員工有能力能夠帶領京東走上失敗,隻有我一個人有這個能力。所以如果京東失敗了,一定是京東的團隊出了問題,而99%是我出了問題,是公司的CEO不行。
打造一個優秀的團隊之後,我們用最優秀的團隊去打造三個係統,也是最核心的三個係統。第一,信息係統。這跟我在中國人民大學學過編程有關係。我做的第一筆生意,發的第一筆工資,14年前我做的每一筆業務我都知道,14年前我們每賺一筆多少錢,公司的現金總量,所有的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都能知道。甚至我所有的合作夥伴、所有的用戶、信息,今天為止在京東商城依然可以查得到。
第二,我們的物流係統。物流的知識性非常強、技術性也非常強。大家都說順豐服務很好,順豐現在14萬名員工。如果給你1000億元,你能在一年時間內打造一個順豐嗎?絕對不可能。因為你要招聘這14萬名員工,對他進行培訓,能夠保證我們員工最好的體驗,一年時間誰也做不到。所以最大的門檻不是資金,而是時間的門檻。
第三,財務係統。融資能力也是財務係統很重要的。財務的管控、現金流的管控有兩種,一種是萬達廣場的模式。一種就是京東商城的模式。
我們拿什麼考核京東商城?京東商城隻有兩個大的考核指標。第一,成本。第二,效率。成本,我們和同行業比。我們一一套用信息係統、物流係統、財務係統,我們的成本能不能低於行業的平均數,能不能低於主要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