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唐末揚州吳王楊行密府中,小王爺楊丹江已昏迷數日.床榻上的楊丹江雖頭發混亂,雙目合閉,臉色蒼白,但眉宇間仍是英氣十足,帥俊的臉龐朝著床外側.身上蓋著錦被,幔帳高掛,屋內陳設極為考究,能和太子的東宮媲美.四個丫頭垂手站在兩側,五位大夫正在給楊丹江把脈.吳王楊行密和王妃坐在一旁關切的注視著大夫.
大夫們把脈已畢,均搖頭互視,一臉迷惑.楊行密雖心中焦慮,但臉上依然沉穩,問道:"幾位,情況如何?"其中的一位醫術甚高的張大夫作揖道:"回稟王爺,王妃,小王爺脈象正常,氣息均勻,卑職實在看不出小王爺得的什麼病.隻能是像過來的兩天一樣,撬開小王爺的嘴,喂流食以觀其變,卑職無能."王妃道:"靜觀其變?都三天了,江兒還是昏迷,怎麼還能等下去,王爺."王妃一臉焦急看著王爺.幾位大夫嚇的急忙跪地請求王爺恕罪.王爺示意眾人到前麵的客廳,屋中留下四個丫頭和貼身侍衛蕭山河.
客廳中王爺,王妃居中而坐,幾位大夫和侍女一旁.張大夫作揖道:"王爺,王妃卑職有個主意,不知......?"王妃一臉怒氣,急道:"都什麼時候了?,快講!"張大夫道:"卑職想,小王爺的病十分怪異,不如在揚州城內張貼告示,招江湖中的奇人高手來為小王爺診斷."他之所以這樣說,實屬無奈,怕的是他們幾個把楊丹江醫壞了,吳王就這麼一個兒子,那還不得滿門抄斬.這也是為自己留條後路.其他幾位連忙點頭,都明白其中的厲害.
王爺臉上一情,馬上命人在揚州城中和自己的封地內張貼告示.盼望自己唯一的兒子有希望康複.
隻需半日,吳王封地內,告示貼的隨處可見.揚州城內,經濟發達,人口眾多.不少人到廟中祈求菩薩保佑小王爺身體康複.原來,自從楊行密受封到次地,實行減少三成賦稅,興修水利,平盜賊,斷冤獄,百姓的生活逐漸好轉.
特別是小王爺楊丹江,年齡雖小,這兩年每逢自然災害,他必定親往受災地區帥親兵賑災,慰問百姓,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所以吳王屬地的百姓對小王爺的擁戴程度還稍高於父王,吳王很是高興.百姓希望楊家父子長久健康的不要離開.
告示張貼的第二天,揚州城東關有一身著破舊衣服的老者,和兩個穿著同樣破舊但年齡一大一小的年輕人.大的在十六`七歲,小的也就是在十歲左右.
三人路過告示前,見很多人,老者便吩咐稍大的年輕人去看看怎麼回事.一會兒,年輕人回來了,必恭必敬的對老者說:"師傅,是為吳王府的小王爺請大夫的告示."老者道:"小王爺的病還沒治好嗎?"年輕人臉上稍帶鄙夷之色道:"吳王府中看來全是庸醫,師傅,這和咱們沒關係的."老者笑道:"庸醫,不全是吧.至少我們就不是!"年輕人奇道:"師傅,您不是說過不為官宦施醫用藥嗎?"老者道:"今時不同往日了,以後你就會知道了,去把告示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