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簡介:擔當(1 / 1)

話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在楚、晉兩國交界處的一座客棧外,一大群身穿兩種服飾的禦前侍衛把個客棧圍了個嚴嚴實實;而在客棧內,一個能夠代表楚國人說話的人、此時此刻正對一個能夠代表晉國人說話的人,說道:“如果,咱們兩個國家能就一些事情,坐下來談談······而不是兵戎相見。你說,這是不是一件大好事啊!”“是啊,”聽了楚國人的話,晉國人同感道:“坐下來談······總比站起來動手強,即使退一步講:你、我之間談不攏、互相拍了桌子也總比打起來強嘛,起碼······咱們兩個國家的老百姓不會遭殃。你說對吧?”“對呀,”楚國人接過話茬說道:“所以說有些事情······我們就需要排除幹擾、你我麵對麵地來談,其間······並不需要他人介入。因為他人一介入問題就變得複雜化了,從而使得能夠談攏的事情······無端地陷入僵局。”

“是啊,”晉國人這時接過楚國人的話,語重心長道:“陷入僵局······話,就沒得談啦,”

由此可見:談話的雙方都已經意識到了,有些事情並不需要第三方介入,因為多一方介入、問題就會陡然複雜起來,而這種複雜的結果極有可能就是兵戎相見。所以這名具有擔當精神的楚國人和這名具有擔當精神的晉國人在談話的最後就達成了這樣一項共識:那就是“本著外交優先、力求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兩國交界處“一塊碩大的、現被晉國實際管控的、名叫‘鳳凰域’的地域到底歸誰”的這個棘手問題。然而事與願違,因為就在晉武公和楚成王這次秘密會談結束後、日子過了還不到三十年時間,楚、晉兩國就圍繞著“鳳凰域到底歸誰”這個問題突然間打了起來······

這也就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口頭的約定即使說的山盟海誓也抵不上一紙聲明,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些人說話不算數;所以麵對這種人,我們不光要看他說什麼,更為重要的是看他說過之後在做什麼。那麼即然楚、晉兩國都在默守先前的約定而對“鳳凰域”這一極具爭議地區的歸屬問題,實行“外交優先”、“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時,戰爭······又是因何而突然間爆發的呢?原來,這罪魁禍首不是別人、而是晉國新登基國君晉獻公在聽信了他的所謂盟友秦國的讒言後,突然背信棄義在先、後又在秦國的暗中幫襯下突然放棄“擱置爭議”這一解決問題的基石,悍然在那一年的年味兒在空氣中還未消散幹淨時,突然昭告天下說:“鳳凰域及其附近所有島嶼、海域,從即日起正式納入到晉帝國版圖。”所以麵對突然升級的“鳳凰域”問題,被迫亮劍的楚國為捍衛主權之尊嚴,隻得兵發20萬在年輕統帥文忠文博遠的指揮下,開始與晉軍鏖戰於兩國極具爭議的鳳凰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