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施招保護家庭,加固婚後幸福堡壘(4)(1 / 3)

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論理是不重要了,兩人要爭的都是一口氣。使婚姻走上這種絕境的應該說大多是做媳婦的造成的。在這裏,不想細究婆媳孰是孰非,因為就這樣失去感情畢竟是遺憾的。應該承認;存心破壞兒子婚姻的婆婆和有畸形戀母情結的丈夫都是不多見的。

縱觀世界各國,中國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排在世界前幾名的。丈夫的寵愛和在最初一些問題上的讓步使得妻子們有些忘乎所以,無視丈夫的忍耐與壓抑,從而得寸進尺,直到丈夫在沉默中爆發。直到這時,妻子們才有所悔悟,因為她們發現自己並無意離婚。然而她們的行為一直在逼著丈夫在母親與妻子中做出選擇,她們實踐了本文開頭提出的那既自相矛盾的答案又不言自明的問題。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出那個問題呢?它的自相矛盾在於提醒女人們不要走入這個誤區,不要為這個根本不成立的問題而大傷腦筋;它的答案不言自明,提醒女人們要正視現實;婚姻關係不可與血緣關係同日而語。婚姻是脆弱的,而血緣關係是無條件的。誠實地說,當二者發生衝突時,很多人寧願選擇後者。

同時,這個問題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它挑明了婆媳關係的基本對立性,提示人們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有過高的奢望。

有“心計”的女人當然明白婆媳關係的好壞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能決定家庭的幸福、自己的幸福。下麵幾點具體的幸福建議給渴望幸福的女人作參考:

首先,不要對丈夫家裏人存有戒心或者疑心。每家都有自己的家風,每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不要指望丈夫的家應該是什麼樣,婆婆該怎樣來對待自己。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就要以客觀的態度來接納它。比如,很多受舊思想影響較深的老人認為兒媳是外姓人,有事把兒子叫出去單獨商量好。新婚的妻子往往很不習慣,或者硬拉著丈夫不讓出去,或者自己也跟出去。後來發現談話內容倒也無關緊要,就不再操這份心,受這份累了。類似這種情況,每個做兒媳的都可能遇到,這時不妨征求一下丈夫的意見:是婆婆故意刁難自己,還是婆婆為人一直如此?

隻要打消疑慮,彼此交流的道路也就暢通了。

其次,接受丈夫對親人的感情。在很多女人身上有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她們很愛自己家的人,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姐妹都很照顧,但惟獨不許丈夫對他親人有同樣的感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過來也是如此,自己享有某種權利,就不要剝奪別人同樣的權力。

最後,不要把婆婆同自己的母親相比。你與母親是血肉相連的,而婆婆是結婚以後才開始相處的人。結婚前,同丈夫談戀愛,有感情基礎,而與婆婆幾乎沒有什麼感情聯絡,這就像沒往銀行存錢一樣,不要指望索取。

在一般的婆媳關係中,麵子上過得去,沒有太大的矛盾和衝突,不影響自己的婚姻生活,就是很正常的關係了。生活中也不乏關係融洽、相依為命的婆媳關係,但這需要雙方的共同培養和雙方性格相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當真達到了這種境界,也是一種幸福。

11.往藥裏加點糖,往批評裏加入讚美

戀愛中的女人像團火,被燒的稀裏糊塗,昏頭昏腦。等到踏進了婚姻的圍城,火熄了,腦子清醒了,才發現種種的不如意,於是就生出許多憂慮、苦惱和不滿。

男人太有本事,女人便總覺得他的眼神不大對勁,語氣不大對勁,態度也不大對勁,好像總沒把自己放在眼裏,擔心什麼時候把自己拋棄,另尋新歡。

男人沒有本事,女人又覺得太窩囊、太平庸、太沒用,連累自己也見人矮一截。

男人重事業輕家務,女人不滿意,羨慕別人的男人買菜洗衣帶孩子,什麼家務活都幹,會體貼人。

男人重家務輕事業,女人也不滿意,眼熱別人家的男人有作為有誌氣,女人出門也風光。

男人愛整潔,家裏什麼東西放在哪兒都有講究,家具上有一點塵土就不高興,女人會覺得約束太多受不了。

男人不修邊幅,衣領總是油膩膩的,襪子總是臭烘烘的,早上不疊被子,晚上不洗腳,頭發支棱八叉,東西亂扔亂丟,女人覺得這樣的男人太邋遢。

男人話太多,女人會感到討人嫌。男人話太少,女人又感到像榆木疙瘩太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