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補益類食療方(一)(1 / 3)

氣血虧虛多因久病不愈,或失血過多造成。可見於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婦女產後血虛。證見麵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頭暈目眩,倦怠懶言,腰膝酸軟等。

花生衣紅棗飲

(處方)花生米100克、幹紅棗50克。

(用法)花生米溫水泡半小時,取皮。幹紅棗洗淨後溫水泡發,與花生米皮同放鋁鍋內,倒入泡花生米水,酌加清水,小火煎半小時,撈出花生衣,加適量紅糖即成。每日3次,飲汁並吃棗。

(功效)養血補血。

(主治)身體虛弱及產後、病後血虛,以及營養不良性貧血,惡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癌症經放射治療、化療後血象異常等。

(來源)民間驗方。

丹參黃精茶

(處方)茶葉5克、丹參10克、黃精10克。

(用法)將藥共研粗末,用沸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後飲用,每日1劑。

(功效)活血補血,填精。

(主治)貧血症及白細胞減少。

(來源)民間驗方。

補氣養血酒

(處方)破故紙30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天冬30克、麥冬30克、人參30克、當歸3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雲苓30克、柏子仁30克、砂仁30克、石菖蒲30克、遠誌30克、木香15克。

(用法)將上15味藥共搗碎細,用白布袋盛,置於淨器皿中,以好酒2000克、浸之,放火上煮熟,去渣,候冷頃用。每日不溫飲10-20毫升。

(功效)補氣血,養心腎,健脾胃,益老人。

(主治)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怔忡健忘,頭目暈花。

(來源)民間驗方。

酸葉桑椹酒

(赴方)三葉酸250克、黑桑椹250克。

(用法)將三葉酸細切,與黑桑椹同入淨器中,以1500克、純酒浸之,封口,經7日後開取。服用不拘時,每日隨量飲之,勿醉。

(功效)潤五髒,調氣血,利關節、烏須發。

(主治)頭暈目眩,口幹舌燥,燥熱咳嗽,小便不利,水腫。

(來源)民間驗方。

紅棗羊腎糯米粥

(處方)羊脛骨1-2根紅棗(去孩)20-30枚糯米適量。

(用法)將羊脛骨(即羊四肢的長骨)敲碎,與去核的紅棗、糯米同加清水煮成稀粥,調味服食,1天內分2-3次服完。

(功效)養血補脾益氣補腎,健骨固齒。

(主治)腰膝酸軟乏力,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療,小兒牙逝生長緩慢等。

(來源)《本草綱目》。

(處方)黑糯米、蜂蜜、玫瑰糖、核桃仁、芝麻各適量。

(用法)將黑糯米淘洗淨,研磨成細粉,加適量水煮成粥,待粥熟後加入蜂蜜、玫瑰糖、核桃仁和芝麻,早、晚服食。

(功效)益氣補血,補腦健腎。

(主治)久病體虛,是老少病弱者的滋補強身佳品。

(來源)民間驗方。

薯蕷撥粥

(處方)生薯蕷(山藥)100-150克、白麵粉100-150克、蔽、薑各適量,紅糖少許

(用法)先將薯蕷洗淨,刮去外皮,搗爛,同麵粉一起用冷水調成稀糊狀、上火,邊煮邊攪拌,將熟時加上切碎的蔥、薑、紅糖、稍煮1-2沸即成。每日早晚各食1小碗溫熱服食,常年均可食用。

(功效)健脾胃,養心氣。

(主治)氣虛體弱。

(來源)民間驗方。

參棗米飯

(處方)黨參10克、大棗20枚糯米250克、白糖50克。

(用法)將黨參、大棗放在鍋內,加水泡發後,煎煮半小對,撈去黨參、大棗,留湯備用;糯米淘淨,加水適量放於碗中蒸熟後扣在盤中,耙棗擺在上麵,再將參棗液加白糖攪均煎成粘汁,澆在棗飯上即可。

(功效)補氣養胃。

(主治)氣虛體弱。

注:濕熱證者忌食,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者宜少食。

(來源)民間驗方。

芡實蒸蛋羹

(處方)芡實15克、雞蛋4枚雞肉100克、(或瘦豬肉)青蝦10隻(或蝦仁)魚腸半條(市售)香菇5朵柚子、芹菜少量雞湯(或魚湯)5杯酒、鹽、醬油等各適量

(用法)芡實用雞湯以文火煎約1小時,煎至約有4杯量時離火備用。青蝦去皮去腸,雞肉切成細丁,與蝦肉同放入碗內,用油、柚子汁及少量鹽浸潰著備用。鮮香菇去軸(幹品切絲),芹菜切為3厘米的長條,魚腸切成小片。然後將各種原料放入1隻大碗或大盅內,隻將蛋與煎好的芡實湯用竹筷打和,加鹽、醬油等調味,然後將其倒入放好原料的大碗內,(隻到八成,餘兩成留待後加入)。將碗放入蒸籠(無蒸籠者可隔水蒸),上鍋用文火蒸,待蒸至蛋有凝結現象時,再將其餘的蛋汁澆在上麵,並放上芹菜,繼續蒸5-6分鍾即成。佐餐、單食均可。

(功效)溫補脾胃,強壯延年。

(主治)氣虛體弱。

(來源)民間驗方。

風栗健脾羹

(處方)栗子肉250克、瘦肉200克、淮山藥25克、

(用法)先將栗子肉用沸水浸泡後去皮,然後再將洗淨的瘦肉、淮山藥同栗子肉一並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置文火上燉之,至熟爛即可。飲湯吃肉。

(功效)補益脾腎,益氣強壯。

(主治)氣虛體弱。

注:凡平素食滯、腸胃飽脹者不可多食。

歸參鱔魚羹

(處方)鱔魚500克、當歸15克、黨參15克、鹽、蔥、薑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