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為青春免疫(1 / 3)

——你應當知道的知識

作為青少年,要戰勝青春的敵人,要把握自己的青春,並在此基礎上健康成長,就必須知道和了解一些這一時期必備的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夠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解決這一時期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綜合來說,有三個大方麵的問題對這一時期的青少年來說是比較重要和急需的,它們分別是青春生理相關知識、青春期心理相關知識和有關愛情以及與異性交往方麵的知識。

你應當了解的青春生理知識

對女生進行青春期生理知識的教育,在我國已有多年的曆史了,但對男生有係統地進行青春期生理知識的教育卻尚少見。其實,男生和女生一樣,也要經過性發育成熟這一重要時期,對於某些正常的生理現象,他們同樣會出現緊張、神秘、好奇和害羞等性心理特點。對此,有機構近日對長沙市某重點中學初一、高一兩個年級的133名男生進行了一次青春期生理知識及性心理特點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男生對青春期知識了解甚少。男性青少年在青春期不僅身體發育迅速,男性特征也逐步發育成熟。如出現音調低沉、喉結凸出、長胡須和陰毛等第二性征的男性體態,並有遺精、手淫等生理現象。首次遺精意味著男性生殖腺走向成熟,是男性進入青春期的標誌。因為遺精常常伴隨著做夢,所以又叫"夢遺"。調查顯示,133名男生中,已有72人首次遺精,占被調查人數的54.13%,首次遺精高峰年齡為14歲,平均年齡為13.4歲。遺精和偶爾的手淫是男性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現象,然而,目前大多數男生對這些青春期的知識並不太了解。一位從事性心理教育的老師把時下中學生對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的認識分為熟知、似懂非懂、無知三大類別,他說:"現在的學生有些對青春期的生理知識似乎已經很懂,但這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看起來很懂,實際上仍然很茫然。"從調查結果來看,在接受調查的133名男生中,有93名男生表示之前並不了解青春期生理知識,他們占被調查人數的70%。有38.74%的男生認為遺精是正常現象,對此沒有負擔,但19.18%的男生對遺精則感到神秘和緊張,15.8%的男生對此有害羞和恐懼感,甚至有的同學對此認為惡心。

由此可見,青少年對青春期的不同表現反映了我國青少年對於青春期生理知識的貧乏。所以,對於青少年而言,對青春期生理知識的似懂非懂是不行的,對這一方麵知識的學習必須抱有一個積極和正確的態度,隻有真正了解和掌握了相關的生理知識,才能使自己順利地度過這一關鍵時期。

1什麼叫青春期

青春發育期簡稱青春期,是指少年開始發育,達到成熟期,即由少年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人體生長發育過程中,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的時間。青少年從11歲到17、18歲是青春期;從18歲到25歲是青年期,或叫青春後期。從廣義上說,青春期和青春後期都可以叫青春期。在一般情況下,女孩比男孩的青春期要早開始、早結束2~3年。不論男女,偏早或偏晚2~3年,都屬於正常現象。女性多數先有乳房發育,大約1~2年後出現陰毛及月經初潮即第一次月經,此後1~2年有排卵,月經變為有規律,生殖器官也逐漸發育長大,所以又稱為性成熟期。國外醫學界將青春期定為10~19歲,中國醫學界定為13~18歲。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身高、體重迅速增長,各髒器如心、肺、肝髒功能趨向成熟,各項指標達到或接近成人標準。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會有巨大變化,開始對異性愛慕,思維發展,世界觀逐步形成。

2青春期生理變化特點

1身高、體重迅速增長,青春期女孩身高平均可增長9厘米,體重增加8~9公斤。

2身體各髒器功能逐步成熟,心髒重量比出生時增長10倍,心肌增厚,心肌纖維比童年顯著增粗,張力增加,血壓及心搏出量明顯增加,脈搏逐漸變慢,接近成人標準。肺髒重量增加為出生時的9倍,肺活量在10~13歲為1400毫升,14~15歲為2000~2500毫升,到20歲時男孩可達4800毫升。腦的發育在重量和容量上的變化雖不大,但腦神經結構逐步發育到基本接近成年。因此,思維能力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求知欲旺盛,操作各種精細動作比較準確、協調;推理分析能力和記憶力都有所加強。另外,丘腦下部、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等的發育及各種激素的分泌,進一步促使全身組織的迅速發育。

3內分泌係統發育成熟,功能完備,腎上腺開始分泌雄激素,刺激毛發生長,出現陰毛、腋毛。

4生殖係統發育成熟,女性的下丘腦-垂體-卵巢係統形成。卵巢開始分泌雌激素及少量雄激素,排卵後分泌孕激素。男女的性激素經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出現第二性征及內、外性器官發育成熟。

5月經初潮是女孩青春期顯著的標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女孩較男孩明顯。青春早期,一般保持兒童的心理特征,較為幼稚,但已具有成人的某些心理特征。青春晚期,能有係統合乎邏輯地掌握知識,理解能力不斷提高,並已接近成人。

青春期的開始年齡、發育速度、成熟年齡以及發育程度和遺傳、營養、情緒、社會經濟因素等均有關。事實上,這一時期的身心健康是決定一生身體素質的關鍵時期,為壯年、老年的健康打下基礎;對推遲衰老、延長壽命,能起積極作用。

3青春期男女身體和心理有所不同

青春期發育後,男性身材高大,肌肉結實,喉結突出,聲音變得低沉粗獷,長出胡須,汗毛加重,出現遺精;女性皮膚細嫩,嗓音尖細,乳房隆起,肌肉柔韌,月經來潮。男性和女性身體的這種生理變化的性別差異稱為第二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外形和構造特征叫做第一性征。

青春期男女除了在身體外形上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外,在身體結構以及組成成分上也都有所不同。例如,男女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在質、量以及分布上都有一定差異。從骨骼上看,雖然男女骨骼數目一樣,但女性骨骼一般比男性輕,全身骨骼的總重量大約比男性輕20%。另外,骨骼的骨皮質較薄,骨密度較小,上肢骨和下肢骨都比男性短,導致了女性外形較矮。從肌肉上看,男性肌肉比女性發達,肌纖維較粗,男女肌肉總量的比是5∶3,並且男性肌肉中所含水分較少,而蛋白質和糖的成分較多,因此男性肌肉不僅力量大而且耐性強,不容易出現疲勞。從脂肪上來看,女性脂肪比較豐富,其重量大約占體重的28%,而男性脂肪隻占體重的18%。在青春期生長突增過程中,男孩的脂肪量不僅不增加,反而逐漸減少。而女孩在生長突增過程中,脂肪量一直在繼續緩慢地增長,突增高峰過後,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孩脂肪增加的速度大大加快,使外形顯得更加豐滿,有些女孩則可能形成肥胖。女性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臀部、大腿部以及乳房等處,女性的這種特征有利於懷孕分娩,因為豐滿的體脂可起到緩衝作用,同時也是一種能量庫,可供胎兒的需要。男性由於在骨骼、肌肉發育方麵具有優勢,所以男性一般體力強,力量大,能承受較重的體力勞動和較大的運動負荷。

除了形態和功能的差別之外,兩性在心理上也有鮮明的區別,男青年直率、雄心勃勃、大膽、爭鬥精神強,對愛的要求強烈而且主動,喜歡與美麗、聰明、活潑的女子交朋友;女青年則羞澀、靦腆、膽小、多愁善感、溫文爾雅,對愛的要求被動,對被愛的要求強烈,喜歡與可靠、成熟、能體貼人、有男子氣的男性為友。這種男女性格和行為上的心理特征被心理學家稱為第三性征,即性別程度,簡稱性度,指的是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的明朗化。顯然,男女之間的第三性征也是明顯不同的。傳統觀念認為男子氣質的突出之處是剛強,女子氣質的珍貴之處是溫柔。隨著時代的進展,氣質的內涵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比如女性中不乏熱情潑辣、豪義剛烈、精明強幹者;男性中也湧現出不少剛柔相濟、感情豐富、務實穩重者。於是國外有些著名的心理學家提出男女雙性化的概念即所謂第四性征。

第四性征是指無論男女兩性,都應取長補短,同時具有男性氣質與女性氣質的心理特征。他們認為具有雙性化氣質的人在很多情況下能把事情辦得更出色,才華出眾,運籌帷幄,這些人的自尊感更強烈,因而是一種理想的模式。這是對第三性征認識的一次革命性飛躍。

4青少年應當了解一些性知識——避免"禁果效應"

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從萬神之神宙斯那裏,得到一個神秘的小匣子,宙斯嚴令禁止她打開,這就激發了姑娘的獵奇和冒險心理,一種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終於將它打開,於是災禍由此飛出,充滿人間。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應一句俄羅斯諺語:"禁果格外甜",也就是所謂"禁果效應"。

生活中也常見到這樣的事,那些被禁止的事物,往往會因為"禁止"本身所具有的心理衝擊力而被塗抹上一層既神秘而又具有誘惑力的色彩,比如在我國有關性及性教育問題就是如此,早在一個世紀以前,清末"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譚嗣同就主張不要把性問題神秘化,他說比如"藏物於篋",不讓人看,則人們愈想看,如果把它公開出來,人們也就不以為奇了。

性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然而卻有不少人一聽"性"這個詞,眼睛就睜大了,耳朵也豎起來了,在這些人的腦海中,總把性和黃色、淫穢、低級、下流聯係在一起。在家庭中,做父母的對子女閉口不談性問題,夫妻之間對性問題也是諱莫如深、羞於啟齒。大量事實證明,封閉性教育是有弊而無益的。對青少年不談性問題,不進行性教育,難道他們就不想、就不學了嗎?不,他們會悄悄地學,會因為朦朧的性意識和對性知識缺乏正確認識而誤入歧途。如某少管所有一年僅15歲的強奸犯,其作案動機十分簡單:一天下午,他到附近書攤市場閑逛,一位攤主神秘兮兮地從角落裏翻出一本沒有封麵的書,說此書內容十分精彩,他買回家後就一頭埋進書裏,書中的淫亂描述令他麵紅心跳,恰好此時鄰居家的女孩來他家借東西,他盯著女孩姣好的身段,想著書中的情節,突然間昏了頭,猛地把女孩拖進了自己的臥房。對青年夫妻來說,不向他們傳授性知識,他們仍然要過性生活,隻不過有的青年夫妻在許多方麵會因為無知而不能充分享受性生活的愉快,甚至會鬧出使人目瞪口呆的問題來。有一位婦產科醫生說:"一個女病人,自訴婚後十年未孕,為檢查不孕症而來。做婦科檢查時發現,她根本就無陰道醫學上叫先天性無陰道——一種發育畸形、尿道口變大。他們就這樣過了十年的夫妻生活!"如果稍有一點生殖器官的解剖知識,他們便不會到此地步。據報道,在1994年9月1日中國"婦女熱線電話"開通兩周年的時候統計,"熱線電話"中有關"性"問題的電話就占了總數的711%。

恩格斯曾經批評那種認為研究性問題就是淫穢、邪惡的假道學傳統,他說:"法國社會主義者也應當有一天公開地扔掉法國市儈的這種偏見,小市民虛偽的羞怯心。"那麼應如何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呢?社會調查表明,家長應是孩子性教育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觀念會深刻地影響孩子,因此在性教育中,做父母的本身首先應加強性知識和性道德的學習,對性及性教育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果父母感覺性是不潔的,對孩子所問的有關性的問題不但不正確回答,反而斥責他們,孩子自然就會感到性是神秘的、不潔的。相反,如果父母感覺性是美好的,如同日出日落,月虧月圓一樣自然,那麼孩子對性問題也會有正確的概念。

當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隨著他們性意識的覺醒,應及時進行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父母要選擇適當的語言和適當的時機告訴他們,由於內分泌係統的成熟,性激素產生過多,少男少女開始出現第二性征,男孩子會長胡須,聲音變粗,陰莖、睾丸增大,並出現遺精等生理變化;女孩子乳房隆起,臀部變寬,聲音變細並伴有月經來潮。對男孩的遺精和女孩的月經初潮,應告訴他們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進入青春期的標誌。

就生物學觀點來看,性的成熟標誌著兒童時代的結束,但人畢竟不同於動物,不是性一成熟便立即產生性交欲,人類的性行為有其社會性,必須受到社會的種種製約。青少年情竇初開,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對異性的好奇,富於幻想和愛慕異性等,不應看成僅是單純的性需求,它也是青少年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表現。要使青少年充分認識到,從性成熟到合法婚姻的建立,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即性欲延緩滿足的過程。要教育他們正確對待異性,引導其把對異性的向往升華為純潔的情感,要允許他們與異性交朋友,讓他們注重在思想上、學習上互相幫助和促進,不可為表麵的性接觸或性吸引所迷惑,避免對性的過度關心和無意識的性刺激,更避免性挑逗和看黃色書刊及錄像等。

魯迅先生說:"生物的個體,總免不了衰老和死亡,為繼續生命起見,就有一種本能,這就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後代,繼續了生命,所以,性交也並非罪惡,並非不淨。"因此對性問題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應理直氣壯地學習它、了解它。作為青少年也應當正確認識它,使自己不至於在青春時期因為這個問題走向歧途,並以此增強自己對犯性錯誤的免疫力。

5青春期性心理發展有三個階段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中間階段,這個時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麵都發生劇變,尤其隨著性器官的發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現,男女生在心理方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反映出明顯的性心理特點。青少年在性心理上一般都要經過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1對異性的暫時疏遠期。在青春發育初期一段較短的時期內,中小學生常常會避開異性同學,這種現象尤以女生表現得最為明顯。這主要與生理因素有關。由於第二性征的出現,使中學生對自身所發生的劇變感到茫然與害羞,本能地產生對異性的疏遠,甚至對異性反感。這一時期大約會持續1年左右。青春期開始後,由於男女少年在形態上、機能上的差別日益明顯,他們在互相接觸中便結束了童年那種無拘無束地打鬧嬉笑的時期,而出現了短暫的疏遠期。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很少往來。由於男女性格的不同,此階段男生會嫌女生嬌氣、膽小、氣量不大;而女生則討厭男生的粗野、淘氣、不懂事。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小學高年級至初中一、二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