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潛在的致命隱患(1 / 3)

——心理障礙

心理疾病已經躍居世界十大疾病的首位。目前我國的心理疾病病人約1600萬,其中1/3是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據估計,我國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問題,大多數是兒童和青少年。一項以全國12.7萬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20.3%的人有一定的心理障礙。

青少年心理障礙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視的時候了。筆者在中國醫科大學心理衛生醫院了解到,每天到此看病的有100多人,其中25歲以下的占總數的40%左右。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23.25%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來已達到30%。

籠罩於心理障礙下的青春

34.94%;

31.12%;

12.5%;

9.78%;

7.47%;

一組簡單的數字勾勒出青年人心理障礙成因的大致輪廓。

2003年9月27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開展了關於何種原因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調查,截至2004年2月13日,共有1786名熱心用戶參與了調查投票。調查結果表明,34.94%的讀者認為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應試教育導致家長學校的過度保護,學生缺乏應對困難及心理承受力等鍛煉。同時,有31.12%的讀者認為學習與生活、就業的壓力也是引起大學生心理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認為大學生人際關係處理不當、屬於敏感群體,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難以排除的情感危機等為主要原因的分別占投票總數的12.5%、9.78%及7.47%。

雖然這些是關於大學生的調查和分析,但是作為青年人的代表階層,大學生身上的心理障礙症狀無疑就有極大的代表性!具體而言,下麵列出的11種情況是青春時期最常見的心理障礙成因。

1求敗的性格。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傾向於自取其敗。他們一再地自陷於受欺壓、被打擊的絕境,而且一籌莫展,就是眼前擺明了有退路、出口,他們還是視而不見,拒絕利用。就算是能夠勝任的工作,他們也一再地失敗。

2自戀狂。妄自尊大,過於自負,自視過高的人,通常會一頭撞入自毀之門。自戀狂慣常需要別人不停地讚美、愛慕,該否定卻肯定,為了讓對方喜歡自己,常不分青紅皂白地答應別人的所有要求。

3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為引起他人的注意,在工作場合扮小醜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很難得到他人的尊重,實在是一種打擊自己事業的方式。

4求敗的認知。缺乏自信,劃地為限,總認為自己會失敗,內心有錯誤的預期心理,而自己造就出失敗的意境,豈有不敗之理?

5虛幻的期望。誌大才疏,對自己的才能和潛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測,對自己要求過高,生活目標極不現實。不切實際的妄想,隻會自取滅亡。

6自卑過重。自卑感嚴重的人在自尊心作祟下,有時會做出荒誕之舉以證明自己的價值,結果反而自取其敗。自卑的心理會使他們認為自己先天有不足,後天又失調,自然無法和別人競爭。

7報複心強。報複心強者,易意氣用事,心中常滿是怨怒,一旦急火攻心,常隻顧著發泄情緒而不聽勸,無法泰然麵對挫折,結果失去人緣,陷入麻煩中。

8尋求注意。喜歡出風頭,隻有成為別人注目的焦點,才能抵擋襲來的寂寞、沮喪、焦慮等不佳情緒,但出風頭的方式往往適得其反,不惜給別人留下笑料,對別人皺眉頭的反應也甘之如飴,喜歡高談闊論,大吹大擂,私心企盼別人的稱讚。

9追求刺激。有些人愛走偏鋒,隻有在將生活的步調轉得很快,暈頭轉向之後,才會快樂。但隻顧追求刺激常使人罔顧了正確判斷。這樣的人最好能夠學會控製自己找樂子的激情,將自毀的機會降至最低,使自己不必借刺激麻痹自己,也能快樂地生活。

10欺世情結。有些人總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像別人想像中那樣好,總擔心有一天會被揭穿真相,從而內疚深重,以至於以自尋毀滅來懲罰自己,比如做主管者可能會突然做出一個瘋狂決定來證明自己根本沒資格做主管。

11執拗多疑。心胸狹隘,整日疑神疑鬼,總在揣測別人的動機,計較同事是否在背後算計你,勢必會牽扯工作精力,影響你的人際關係,導致周圍人的疏遠、反感和冷落。這些偏執狂自導自演的行為,最終使預言成真。

青少年心理障礙的主要類型

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麵臨的各種競爭和壓力也越來越大。青少年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心理健康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影響。青少年心理衛生專家指出,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麼是嚴格刻板,要麼是過分保護和溺愛,實際上剝奪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適當挫折和困難的機會,導致他們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據統計,目前中國有至少3000萬未成年人受到焦慮、抑鬱、學習障礙等心理問題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