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最好的時光一直在路上(3)(1 / 3)

那個新疆男生工作和居住都在當地一個貧民窟裏,於是先把他送了過去。Eric說因為我住在車程兩個小時的鄉下,所以要先把研究生學姐送到她住的地方最後再把我送到鄉下去。

於是我們一起來到了研究生學姐住的地方,這裏條件特別好,可以淋浴,而且屋內有Wifi。再想想自己將要去肯尼亞山的山腳下居住,每周三天斷電斷水還沒有網,還有那獨特的洗澡方式,刹那間我腦海裏電閃雷鳴。

因為之前我就想留在內羅畢,鄉下雖然相對首都來說比較安全,可是我來肯尼亞除了做誌願者工作,也想多見見世麵開拓眼界,所以留在首都才是最好的選擇。房東答應我可以住在那裏,但是Eric不大願意,他說我應該到鄉下去繼續我的項目。

我聯係上了項目負責人,她答應讓我在那兒暫住一晚,第二天跟我見麵協商。第二天起床後,我不想待在家裏沒事幹,於是提出陪研究生學姐一起去她的項目幫幫忙,房東帶我們坐了一小時公車到了市中心,再由當地的兩個大學生帶我們到我們工作的地方——Kibera Slum(非洲第二大的貧民窟)。

我們去的學校環境很艱苦,一路的黃泥地堵滿了各種各樣的垃圾,蒼蠅漫天飛舞,還沒有正式的廁所,學生們上廁所都是到後山去解決,老師和我們誌願者則需要步行二十多分鍾到貧民窟的邊界處才能找到正式的廁所。

不過我覺得精神與物質其實並沒有太多必然的聯係,身處物質如此匱乏的貧民窟,裏邊的居民們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過得很開心,這從他們的生活狀態以及臉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很快就與校長見了麵,學校裏的師生對我們都特別熱情,讓我們心裏暖暖的。校長給我們安排了工作,我們教兩個不同年級的數學課,領了教材,我們逛了逛,熟悉了一下環境然後就回家了,第二天正式上課。

回家後我跟負責人說我已經跟貧民窟的校長簽訂工作協議了,不能再去鄉下了,我會好好在貧民窟工作的。再加上研究生學姐不敢一個人去貧民窟工作,於是我便順理成章地留了下來,開始了我在內羅畢為期五周的別墅與貧民窟的往返生活。

既然確定了自己的工作,那麼我就要把工作給做好,不然就辜負了當初自己遠赴非洲的初衷了。每天我們兩個人一大早起床,吃完早餐後坐一個小時公車到市中心,再轉一個小時公車到貧民窟去工作,工作完之後再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坐車回家。

生活其實挺充實的。回家後我特別喜歡與房東分享自己每天的見聞與喜怒哀樂,然後家裏的所有人一起吃飯,吃完飯之後有時大家一起玩遊戲,有時各自備課。我教的是初中的數學,所以備課工作比較輕鬆,所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查數學單詞,因為跟孩子們都是用英文溝通的。一開始教他們怎麼從one讀到trillion,然後再教四舍五入開根號之類的內容。

我想盡各種辦法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有趣,讓學生們喜歡我。每節課上課前的10分鍾我不會馬上進入正題,非洲孩子們又沒有中國那麼大的高考壓力,何必呢?我一般都會給他們講一兩個有趣的中國傳統小故事然後啟發他們思考,比如孔融讓梨、賣油翁之類的。我有時也會給孩子們講笑話。

我還會用一些小手段,比如每天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可以得到一顆大白兔奶糖,作業滿分的額外再獎勵一顆。一周之後班裏所有的學生都特別喜歡我,每天一進教室孩子們就一直Terry、Terry地叫我,後來發展到每天上課前大家都會輪流上來抱我一下,然後再開始每天的課程。

就這麼開心地上了一周課之後,我開始思考怎麼更有效地利用自己在貧民窟工作的時間。我發現除了我們中國誌願者在上數學課,他們當地的老師也在上數學課,我們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他們當地的老師所能做的,外國誌願者的能力並沒有被學校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