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雪橋八仙(2 / 2)

納蘭等人聽了,仿佛也聞到了陣陣桂花香,便紛紛舉起手中的黃地粉彩蝴蝶紋膳匙品嚐了起來,覺得這栗子脆嫩,羹汁稠濃,桂花芳香,清甜適口。納蘭覺的味美可口,便又問道:“不知這桂花鮮栗羹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脂兒在一旁答道:”這個我知道,先要準備好原料鮮栗子肉,糖桂花,幹藕粉,蜜餞青梅,白糖,玫瑰花瓣,再將鮮栗子肉洗幹淨,切成薄片,放入鍋內煮熟;再將鍋置於旺火上,舀入清水,燒沸,倒入栗子片和白糖,繼續燒沸,撇去浮沫,另將藕粉用少量清水調勻,漸漸地淋入鍋內調成羹,盛在荷葉碗中,青梅切成薄片放在羹上麵,撒上糖桂花和玫瑰花瓣即成。”

納蘭聽了道:“那看來你也會做此菜了。”

脂兒笑道:“那是自然!”這時又有一個丫環端上一壺“文君酒”,用一個青花折枝花果紋執壺裝著,隻見此執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流與頸部有雲形橫板相連,曲柄,通體有青花紋飾,頸飾有蕉葉紋,肩飾有勾蓮紋,腹飾有菱花形開光,內繪有折枝花果紋,開光外飾折枝花紋,近足處飾蓮瓣紋,流與足均飾有忍冬紋,曲柄還飾有靈芝紋,其造型挺拔,青花濃豔。董曉婉又問眾人道:“你們可知道這文君酒的來曆否?”

納蘭聽了,答道:“這文君酒莫非和西漢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有關嗎?”

董曉婉點了一下頭,道:”那是自然,當年西漢時候的大才子司馬相如年輕時十分貧窮,懷才不遇,他有個好友叫王若在蜀中臨工縣當縣令,他知道司馬相如的才華,就請他來臨工縣做客,臨工縣還有一個大財主叫卓王孫,家有萬貫家財,地有千頃之多,是當地的首富。卓王孫有一天擺闊邀請縣令王若和才子司馬相如來府中做客吃飯。卓王孫在後花園瑞仙亭中擺下了盛宴款待貴客,酒過上巡之後,王若對司馬相如道:‘聽說司馬君多才多藝,擅長彈琴,今日宴上何不彈上一曲,為酒宴助興呢!’司馬相如聽了,也不推辭,便命人取來一把叫做‘九霄環佩’的落霞式古琴,撫琴調弦,按指成音,霎時間宴席間音韻悠揚頓挫,聲響悅耳動聽。司馬相如正彈得歡暢之時,忽然亭後的紫檀顧繡明風春蟠桃獻壽五屏風後有環佩之聲。司馬相如留心窺看,隻見是一個眉清目秀容顏標致的年青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