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忠勇侯府的下人們就全部就位了,每個人都準備好開始一天的工作。一處寬敞明亮的院落之中,十多個小丫鬟在進進出出,雖然忙碌,但卻是一點大的聲響都沒有發出,整個院子安靜的很。在這兩進小院之中,有三間大正房,雕廊畫柱,青瓷水墨,既氣派又雅致。那些個小丫鬟們皆在這正房之外忙活著,而這正房之內,還有七八個丫頭在屏聲斂氣的忙碌著。這時,從屋外走進一個十六七大的女孩子,她身穿湖藍衣裙,布料首飾皆比別的丫頭要好上幾倍。況且細看她的姿態氣質,竟似個大家閨秀一般。屋子裏的丫頭們看見她進來了,忙迎了上來。其中一個身穿天青色衣裙的女子,也是十七八的模樣,布料首飾比之湖藍女子,竟是不差什麼的。一個身穿天青色衣衫的女子迎了上去,小聲說道:“墨蘭姐姐來了。”墨蘭點點頭,接著頭朝東邊看去,隻見層層幔簾垂放,一點看不見裏麵的樣子,邊上還站著兩個手捧銅盆的女孩在眼巴巴的看著她。墨蘭悄聲對天青女子說道:“柳河,姑娘還沒起麼?”柳河回道:“到現在還沒有動靜,咱們也不敢叫,可是都這個點了,隻怕去給夫人請安該晚了!”墨蘭知道自家姑娘的脾性,於是點點頭,道:“我去叫姑娘起來,柳河,墨雨,跟我進去伺候姑娘起身。”柳河和她身後站著的一個蔥綠色衣裙的女孩一起點了頭,接著便跟著墨蘭往東邊走去。剩下的幾個女孩連忙逐漸將幔簾依次掛起,露出了裏麵的高架大床。床的四周架子上仍然鋪著簾子,看不清裏麵的人。墨蘭也不掀簾子,隻是站在這床的外麵,輕聲叫道:“姑娘,姑娘,該起了。”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簾子才動了動,裏麵傳出一個帶著鼻音的女聲:“是墨蘭麼?”墨蘭對柳河和墨雨使了個眼色,她二人忙上前將簾子掀起,這才露出裏麵的人來。隻見床中半躺著一個身穿月白色裏衣的女孩,女孩子臉色有些微微泛紅,卻更襯得她膚色白皙,紅潤的嘴巴,小巧的鼻子上嵌了一雙烏黑的圓眼珠,眸子裏帶著一些水光,更顯得她可愛,惹人疼惜。墨蘭看自家姑娘醒了,連忙走過去,掀開薑黃色五幅團花錦被,扶著她下了床。洗漱,裝扮,穿衣,整個過程中,屋子裏沒有一絲多餘的聲音發出。全部收拾完之後,墨蘭才對她家姑娘說道:“姑娘,現在該去給夫人請安了。”身穿鵝黃色撒花襦裙的謝家姑娘輕輕“嗯”了一聲,然後就在眾人的擁簇中想外走了出去。等她坐著小轎子來到侯府夫人的正德堂時,發現門外早就站了一串下人了,還有一些手裏捧著飯盒,她頓時就明白了,自己請安又遲了。走入內室,看到坐在矮榻上笑盈盈的婦人時,她立馬揚起嘴角,對著那婦人盈盈一拜,嬌聲喚道:“芳兒給母親請安!芳兒來遲了,請母親責罰!”那婦人卻笑嗬嗬的說道:“芳兒來了,快起來,快起來,到母親這裏來!”謝文芳乖巧的移步到婦人身邊,拉著她的手臂道:“母親真好,芳兒就知道母親是不會怪芳兒的!”婦人瞪了她一眼,無奈道:“你啊,如今也是個大姑娘了,眼看著就要出門了,還總是這樣任性,以後怎麼得了啊!”謝文芳將頭輕靠在婦人肩上,撒嬌道:“女兒哪裏任性了,母親總是這樣說女兒,芳兒不依!再說了,芳兒還小呢,還想長長久久的陪著母親呢!”忠勇侯夫人溫氏還未說話,站在她左側的第二個年輕女子便開口了,“妹妹如今都十五歲了,正如要盛開的花兒一般,怎麼還是總說些小孩子的話呢,再說了都是咱們自家人,又有什麼可害臊的!”謝文芳頓時就不高興了,這個二嫂子,總是跟她不對盤!“二嫂子說什麼呢,芳兒聽不懂呢,再說了,話多了可不是什麼好事,須知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呢!”見她二嫂子王氏的臉色不好看了,謝文芳又搶在前麵對溫氏說道:“母親,咱們傳飯吧,芳兒可不想餓著母親!”溫氏一下子就笑了出了聲,一點謝文芳的鼻頭,“我看是你這丫頭餓了吧!”又轉頭對她左手邊第一個身穿寶藍色杭綢衣裙的女子說道:“老大家的,傳飯吧,吃過了飯,咱們家芳兒還要去尹家赴會呢,這個可不好遲到的!”謝文芳一下子不好意思了起來,小聲說了一句“母親……”卻是引得眾人皆笑了起來,她大嫂子羅氏也是笑著命下人將飯食端了進來。----------------------------------------------------------------------------------------------等羅氏帶著自家小姑子到了安國公府尹家的時候,二儀門外已經停了一排的馬車了。安國公府的下人見了馬車上的標記,就知道這是忠勇侯府的家眷來了,於是忙派出小轎來,羅氏和謝文芳便換了小轎進了後院。當謝文芳跟著大嫂子羅氏規規矩矩的向安國公夫人,端華郡主行過禮後,就見從花廳外閃出一人,身穿一身淡粉色衣裙,容貌豔麗至極,和端華郡主有七分相像,她快步向自己這裏走來,還抱怨道:“謝家妹妹可算是到了,真讓我好等!”謝文芳當即笑道:“是妹妹來遲了,尹姐姐可別生妹妹的氣!”端華郡主笑著對女兒說道:“謝家姑娘來了,你還不快拉著去好好說話?再這麼凶,就把人給嚇跑了!”尹明月嬌嗔道:“母親真是好偏的心,女兒哪裏凶了。”端華郡主當即大笑了起來。尹明月拉著謝文芳的手,氣鼓鼓道:“走,咱們上那邊說話去,不理我母親!”謝文芳雖然和尹明月的關係好,但是還是不敢這樣公然無視郡主的,下意識的便向羅氏看去,端華郡主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些,於是便對周邊人說道:“好了,知道你們小姑娘家有私話要說,自去吧!我們這些老婆子們也有私話要說的,你們去了,正好我們兩相得宜!”羅氏聞言便向謝文芳點了點頭,謝文芳這才跟著尹明月走了出去。穿過了花廳,遊廊,不一會兒,謝文芳便跟著尹明月來到了她的待客處。尹明月不喜歡別人去她自己的屋子裏,於是便借用了母親的小花園來待客,這小花園就在端華郡主居住的院子的西廂房後麵,玲瓏小巧,既能容納客人,又能賞景聊天,若是客人了,抬步就能到廂房休息,方便的很。謝文芳剛到園子口,就聽見一串串的笑語聲,心道今日來的人可真是多,而進了園子,發現到的人還真是不少,她略微張望了一下,基本上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宦人家的女兒都來了,整個園子都是菊花和女孩。謝文芳這略一愣神的功夫,耳邊便忽然響起了一個聲音,“芳兒今日怎麼來的如此遲,想必又是起遲了吧!”謝文芳一抬頭,便對上一雙清亮的眸子,她不禁喜道:“原來言姐姐也來了!”言如清今日穿了一身淺紫色的繡花衣裙,她容貌清秀,在一眾女孩子中並不拔尖,但是她身上卻帶著一股英氣,很是不俗。言如清拉住謝文芳的手道:“好久不見你了,走,咱們上那邊說話去!”安國公府尹家是京中風頭最盛的權貴,安國公的父親是跟著太祖一起打天下的大將軍,立功無數,後來大景建立,太祖封賞有功之臣,就封他為安國公,賞金賜宅。而現在的安國公也是靠自己的軍功重新得到國公的爵位,他平定邊疆,立下大功,高祖皇帝便將自己的嫡親侄女,最得寵的端華郡主指給他做了夫人。端華郡主與安國公尹莊二人夫妻感情極好,共有兩兒兩女,大兒子尹重德跟父親一樣,征戰沙場,得封神武將軍,統領京中禁軍。二兒子尹重瑞卻不喜武功,更喜歡詩詞,雖然他的文采一般,但是有父母寵著,安國公府的牌子護著,倒也過得悠閑自在。而大女兒尹明珠早就嫁人生子,現在是安國公老部下衛陽大將軍家的兒媳婦,尹明月正是安國公和端華郡主最小的女兒。尹明月和哥哥姐姐隔得年歲較多,她最大的侄子,大哥尹重德的大兒子都已經十四歲了,她是安國公和端華郡主的老來女,所以在家最為得寵。端華郡主未嫁人時,就是宗室中最受高祖皇帝寵愛的郡主,再加上她漂亮的容顏,所以當時求親的人也是從城門排到了城尾,隻是讓眾人沒想到的是,高祖皇帝最後竟然會將她賜婚於當時在外征戰不在京中的尹莊,讓一眾人都吃驚不已。高祖皇帝早已去世多年,如今在位的已是高祖皇帝的孫子,仁帝。仁帝的父親高宗皇帝多年身子就不大好,繼位沒幾年便撒手離去,年僅十六歲的孝仁帝便接過了擔子。雖然現在的仁帝和端華郡主的血親遠了,但是太皇太後仍在,而且仁帝對端華郡主這個姑姑也是尊敬的很,所以端華郡主在宮中仍是風光無限。仁帝喜愛武功,總想著領兵打仗,隻是被朝臣管著,所以才一直不如願,所以他便十分尊敬立有軍功的將軍們,而立功無數,為人低調謙和的安國公最受孝仁帝的推崇。於是年歲十七,至今尚未定親的尹明月便是京中眾權貴挑選兒媳的重要人選。按景朝的習俗,女子十五及笄,十六歲就是要定下親事的,十七歲就要嫁人了。可是尹明月卻拖到了十七還未定親,無非是端華郡主和安國公重視女兒,所以是看這個不滿意看那個也不滿意,於是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可是即使尹明月年歲較大了,求親的人還是隻多不少,除了安國公府的影響力,還有一點,那就是尹明月本人。尹明月這人,性情爽朗大方,舉手投足都是大家風範,還帶著一股皇家的貴氣,本人的容貌又是豔麗無雙,再加上她是朝中最受寵的榮陽長公主的至交好友,所以想要娶她回去做兒媳的貴婦人那是一抓一大把。而端華郡主辦的這個賞菊會,無非是想再為女兒的親事挑看一回,所以這次來的人皆是三品以上的人家,各府的貴婦們還帶著女兒一起來,自然是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