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奚虹梅奚氏身受了秦英這一禮,而大嫂沈麗珍沈氏卻上前托著秦英不讓秦英給她行禮,笑著道:“咱們都是一家人,弟妹何需如此見外。”
秦英就勢站起身來,方才沒有細看這位大嫂,此時離得近了才見她身穿一襲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肌若凝脂氣若幽蘭,一顰一笑動人心魂,讓同為女子的秦英都不禁看得有些癡了,心想就是天上的仙女也不過如此吧。
秦英隻愣了愣神很快便恢複過來,目光不覺向範氏投去,範氏見此情景卻隻是微笑著對秦英說道:“你大嫂說得對,咱們都是一家人。”遂又對奚氏說道:“表妹,咱們進府吧。”
奚氏似現在才想起來似的,一臉恍然,對範氏道:“看我,見到表姐和華兒兩口子還有兩個小哥兒竟然高興地忘了表姐你們趕了這麼久的路該是累了。”
沈氏也在旁邊笑著附和姨娘奚氏的話,對範氏說道:“姨娘接到娘派來的下人回報,早早就叫下人備好了飯菜和熱水,隻等娘和二弟弟妹還有小侄兒們回府馬上就能用了。”
“辛苦表妹了。”範氏聽了沈氏的話對姨娘奚氏說道,言罷就拉著小石頭和小六六兩個率先往府裏走。
奚氏自是跟在範氏的身後,沈氏卻是等趙三郎走了才和秦英一起並肩往府裏走,身後跟著侯府的管家和下人們。
主母歸家出府來迎的下人們自然不少,秦英他們早已經進了府,下人們卻還有大半還在大門外。
早在順應縣的時候範氏就已經告訴了秦英侯府裏的情況,因而秦英知道柱國侯府人口簡單,長輩隻有柱國侯、範氏和姨娘奚氏,同輩的隻有一個大哥梅易生和大嫂沈氏,大哥是姨娘奚氏所生,大嫂則是當今都察院左都禦史沈海的嫡二女,梅易生和沈氏成親至今仍沒有一子半女,就是庶子庶女也沒有。
姨娘奚氏則是範氏的表妹,當年奚氏父母雙亡,奚氏的父親是家裏的獨子並沒有兄弟姐妹,奚家的其他親戚都不願意收留奚氏,所以奚氏隻得上京投奔舅家安國侯府也就是範氏的娘家,那時候奚氏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範氏也不過十四歲,因為兩人年紀相仿,範氏又憐惜奚氏這個表妹小小年紀就沒了爹娘,所以對奚氏格外照顧,凡是有什麼好的範氏都會想到奚氏,而奚氏也很喜歡範氏這個對她很好的表姐,所以兩人在安國侯府的關係就如親姐妹一般。
範氏十六歲及笄後便嫁給了當時還是柱國侯世子的梅征,而奚氏則因為父母雙亡要守四年的孝,所以遲遲沒有找人家,在知道範氏嫁進侯府三四年以來仍不得給侯府生下一男半女,因而要找個知根知底的人給梅征做妾時,奚氏主動站了出來,表示願意去侯府幫表姐,範氏憐她好好的女兒家本來可以嫁到別人家做主母,卻為了她甘願去侯府為小,所以跟梅征商議後決定以貴妾的身份抬她進府,在奚氏出孝後柱國侯府便用了小轎將她抬進了府,雖然此後兩人要服侍同一個男人,但是範氏和奚氏在柱國侯府仍然如在安國候府裏那般要好。
奚氏被抬到柱國侯府一年後就有了身孕,並順利生下了柱國侯府的庶長子,取名梅易生,梅易生三歲時也就是範氏二十四歲那年,範氏盼了多年的孩子終於懷上了,隔年就生下了柱國侯府嫡長子,取名梅慕華。
正在梅征和範氏因了終於有了嫡子而高興的時候,哪裏會想到在梅慕華十個月的時候柱國侯府半夜裏居然起了一場大火,那場大火連著燒了柱國侯府好幾個院落,就連梅慕華住的院子也不能幸免,侯府的下人們滅了一夜才將那場大火撲滅,可也就是從那時起僅十個月大的梅慕華便和奶娘一道消失了,侯府的人找遍了府裏的每個角落也沒有找到他們,甚至連整個京城和京城方圓十裏的地方都派人去查過,可仍是不見奶娘和梅慕華的身影,於是就有人說奶娘和梅慕華怕是在那場大火裏被燒成了灰,所以才會到處都找不到他們。
此話傳到範氏耳裏時她當即就暈了過去,然後就大病了一場,看了很多大夫吃了很多藥才漸漸好了起來,隻是從此後便不怎麼理會府裏的事情,隻是一心的吃齋念佛。
這些都是秦英後來才慢慢知曉的,現在的她隻想快快回屋休息,這柱國侯府真不是一般的大,這都走了差不多一柱香的時間了,還沒有到地方,真不知這還要走多久,因而一路上秦英也沒有心思仔細打量這侯府,隻是對走過的地方略有些映像罷了,真是亭台樓閣花園水榭不勝枚舉,這大概就是百年侯府的氣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