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網絡是虛擬世界,但它也脫離不開現實社會,我們不能把它從生活中踢出去。網絡中不僅有垃圾,也有寶藏;有精華,也有糟粕。就像生活中人們打的針,吃的藥不也都含有毒成分嗎?因此,青少年朋友們,你們要學會正確地上網,克服上網的不良心理,形成健康的網絡心理才是最重要的。
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正以驚人的速度擴散到大家生活中的每一處,“網吧”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網絡和其他新鮮事物一樣,也有“雙刃劍”效應。網上有許多有益身心的東西,如網絡學校,即使在天涯海角也能得到名師的指點;有許多適合於青少年朋友所需的知識和遊戲;還有各種各樣的電子報刊等等。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網上也有許多對你們極為不利的東西,如色情網站、黃色圖片的不堪入目,若不正確引導,對你們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甚至是誘發你們犯罪的禍根。那麼,是不是因為網上有了這些負麵的東西,父母就要讓你們避免接觸網絡呢?其實,沒必要這樣做,隻要不放任自流,趨利避害,互聯網會成為你們的良師益友。
青少年不是不能接觸網絡
關於你們上網的觀點,大致分兩種:一是宣傳上網優點與好處,比如可以培養青少年朋友們的自學能力、開拓你們視野等,自己要支持自己去上網學習;二是批評網絡對你們的危害,如魔幻遊戲、網吧等,警告父母要嚴防死守。兩種觀點其實並不矛盾,結論也很明顯,沒有必要因此而因噎廢食。
16歲的王麗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某名牌高中,父母高興之餘,給孩子買了一台新電腦,並通過電信寬帶接入了互聯網。王麗的爸爸說:“買電腦和上網不是為了玩,而是讓孩子開拓視野,學習新知識。我已經在一個網絡學堂給孩子報了名,讓她提前預習高一第一學期的課程,並學習英語和法語。”對於爸爸的安排,王麗這樣說:“我也想把高中課程預習一下,這樣開學了就能有一個較高的起點,而且網絡課堂的多媒體教學效果很好,可以很好地滿足我學習的興趣”。
其實,這種健康的網絡心理是對你們的健康成長很有幫助的,你們通過正確地認識網絡,把上網當做是一種樂趣。不應該把上網當成是一種精神上的困惑,覺得上網是躲避消極或是逃離現實的行為。
你們的家長認為凡是上網的都是不好的,從而抑製了你們的上網的需求,有的甚至已經把網絡和“黃賭毒”並列為對你們的四大危害。網絡究竟有那麼可怕嗎?
你在上網的時候,從而有了心理上的壓力。有時你因為處於青少年時期,不少的青少年朋友也是認為上網就是接觸一些社會上的額外的知識的。並不是那些書本上有的知識。網上的有些東西確實是很好奇的,你們一直以來從沒有接觸過那麼多的東西,猛然接觸了,就不免會有一些不良的想法。
抵製那些不良的心理,健康上網
網絡時代,你們家長因為不知道電腦的網絡知識,有時麵對新興的電腦會顯得不知所措,采取的做法是“尾追堵截”、“嚴重禁止”讓你們遠離網絡,豈不知這樣做恰恰把你們“趕到了”網吧染上了網癮。你們家長不知道你們迷戀上網的心態,當然無法對你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你要在這一時期,應該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