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天之驕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這樣的天潢貴胄。
李治的出身不平凡,這是占了他父親的光,小時候李治雖然是聰明過人,但是他繼位的那一生,也許隻能用一個“碌碌無為”來形容。本來這大唐江山怎麼也輪不到他肩上,可是真理往往就是那麼出乎人的意料,皇太子和魏王爭權,李治不在其位,不參與其中,置身事外,反而引起了大臣們的好感,於是唐太宗與長孫無忌、李勣等人計議,立李治為皇太子。
在李治手下,真正其實也不是說腐敗,因為當時的才人個個才高八鬥,有了如此多的才人奉命於此,李治的朝下怎能腐敗?
但是,很多人,也看到了長安城的另一麵。以自己雷厲風行的態度保護長安城的,不是皇帝李治,不是那些衝鋒陷陣的將軍統帥,而是大唐名探狄仁傑。
狄仁傑本身就在推理方麵有驚人之長,並演變為血液中流淌的本能。在女帝武則天登基後的次日,狄仁傑馬上走任,他麵對的是光輝的長安城的另一麵:血腥,貪官,非法幫派,他們在長安城肆意妄為,從而抵抗狄仁傑的搜查。
但是這些犯罪人士很快發現,這位名偵探才是長安城最危險的存在,除了他個人的聰明才智外,還有他的個人典範以及他手下的密探,武官類的存在,狄仁傑的斷案天賦,用兩個字形容,那就是“逆天”。最要命的是,這位大人永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一類的東西存在,因此就是罪犯們把把戲演的再像,演的再嚇人再恐怖,狄仁傑仍是不為所動,堅信一切事件都會終究找到科學的解釋。
這位同誌我們以後會重點介紹他,然而現在我們要先扯回原題。
李治在官朝是真的腐敗無能,他與一個人的私交很深,有意思的是,李治死活也想不到,這個人會斷送他的“大好前程”。
這個人叫武則天。
武則天武則天,她爹娘沒給她取名武則地(話說她貌似也不叫這個名),說明她還是很能上天入地的。
看一下接下來的幾份資料。
早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駕崩後,武氏依照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為尼。
永徽元年(也就是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這個狠)。
永徽二年(也就是651年)五月(又是五月),唐高宗的孝服滿,武氏再度入宮。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武則天從一個小小的才人成為大周皇帝,中間是經過了很多坎坷的,然而我們千萬不能埋怨武則天心狠手辣,因為俗話說的好:“後宮佳麗三千”。她不狠,別人狠,終究會變成大唐的犧牲品,被無情淘汰。
這個武則天是這一書的重要任務,大唐的名號就斷送在她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