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我叫洛雨緋。
從小到大被誇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名字好聽。聽爸媽說,我在三四歲的時候,被他們抱著去拜年的時候親戚總是說:“哎呀,這就是雨緋吧,嘖嘖嘖,名字真好聽啊。聽著名字就知道,長大以後一定厲害。”
很可惜我並沒有因為名字而變得驚才絕豔。相反,我從小到大都普普通通的。普普通通的成績,普普通通的相貌,普普通通的馬尾。我估計丟到人群裏沒有人能認得出我。這時候,洛雨緋這個旁人都認為很好聽的名字在我眼中就成了一種巨大的諷刺。
嗬,洛雨緋除了名字都普普通通的。
no.2
中學一向有句俗話,“男生偏理,女生偏文。”這也就意味著基本上的女生都會是文科好苗子,可惜我不一樣,我偏理科。初一的名次一直都在學年大榜的中遊徘徊的原因就是因為每次語文英語都會考得一大糊塗。數理化經常隻扣一兩分,文科就是差到離譜。甚至連我初中那幾乎什麼事都不管的班主任都找我爸媽認真的說過:“你們家雨緋,就是偏科。”
於是我爸媽就找我“喝茶”了:“雨緋啊,我們不是說你。你瞧你這個腦袋,數理化明明都學得很好競賽拿獎的,智商肯定不會有問題的啊,你這個語文英語什麼的不需要腦子怎麼就是上不去呢?文科是不能耍小聰明的,你一定是沒有認真學。”
所以我就這樣被扣上了“耍小聰明”“沒有認真學”的頭號。要是包青天在世我一定會向他哭訴:“包大人啊,小女冤枉啊。家父家母說我不認真學習啊。”講真的,我真的沒法理解文科思維。尤其是閱讀作文。說我不認真吧,整本新概念1-3冊我都倒背如流,語文文常也是拚了命在背。基礎還算好,閱讀可就麻煩了。像語文那些踩分點,我真是一踩一個偏。再像是地理,整個地圖我都能在腦子裏呈現,可就是找不出那些大洲大洋什麼的。
文科不難?爹媽你們簡直瞎扯。
在兩位家長要死命的逼迫刷題下,我好不容易考上了學年大榜的前一百名,於是爹媽就冠冕堂皇地說:“看吧,你之前就是不認真,還要更努力啊。”我吐血。
no.3
很快到了初三。初三時,一切都開始以高考為重,各科考試的滿分也都改成了中考滿分。所以我的一切也開始沿著我從不敢想象的線路開始發展。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滿分都是120分,科學這門典型的理科卻如同過山車一樣總分飆到180分,而理科的難度也直線飆升,文科難度直線下降,甚至有點回歸初一的感覺。所以說,很多文科好的女生紛紛從學年大榜的頂端滑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男生還有——我。
而這群從學年大榜裏滑落的天之驕女裏有一個特殊的存在——我姐,親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