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學校什麼地方最難管,問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人毫不猶豫地說:男生寢室。
為了管理好男生寢室,學校可真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雖然學校的公寓管理製度可謂嚴苛,但要想把一幫大小夥子管得服服帖帖,談何容易。
校長看過男生寢室狀況後搖著頭直歎氣,據說公寓辦劉主任向校長解釋說:都是十七八歲的大小夥兒,正是精力旺盛使不完的時候,弄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正常!正常……
然而男生們都知道,劉主任嘴上這麼說,但在實際的管理中卻會毫不手軟。
先從紀律說起吧,每天晚自習放學後40分鍾,整個公寓熄燈。這燈一熄,便是“警察與小偷”上演的時候。
可也怪,不知怎麼回事兒,人到這時,不是感到瞌睡,反而興奮起來,偏偏有說不完的話。學校為了給“絕大多數同學”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自然就要嚴厲絞殺這些“話癆兒”和“夜貓兒”。
每日夜裏一熄燈以後,除了值周班同學會在走廊內來回巡邏外,公寓老師有時也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悄然而至,於是,便經常有這種場景出現:本來以為值周班同學也去睡了,正在大侃,忽然寢室門被人推開,一道明亮的光柱直射你露在被窩外的“尊頭”。
第二天,你的大名便會亮堂堂地被書寫在公寓黑板的“通報欄”上!這還不算,寢室扣分,班級扣分,本人更扣分,還會直接影響本人乃至班級的評先評優,嘖嘖,厲害得緊。
至於衛生管理,學校更有一套,除了每周不定期地一次大檢查外,每天都還有小檢查。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等這些不懂事的“大娃娃們”都到教室上課以後,公寓辦的老師們便會分頭出動,拿著一大串鑰匙,捅開每一個寢室的門,抱著“陰暗”的心理,到處“找茬兒”。
“找茬兒”範圍為:地麵掃得幹不幹淨,臉盆、茶缸、毛巾擺放得整不整齊,床單輔得平不平整,鞋子擺得規不規矩,被子疊得豆不豆腐塊兒等等,可謂無微不至。
如果說有掛一漏萬之處,那就隻有室內空氣清不清新一項未列入了,幸好未列入,否則豈不是讓男生們集體自殺?
也得虧這一項保留未用,搞得公寓老師們每每檢查男生寢室時,未進門前,必須先深吸一口氣,然後以超音速衝入室內巡航一圈,迅速撤出,出得門外,才敢大口喘氣,等調勻呼吸之後,皺一皺眉頭,再以視死如歸之心走進下一個寢室重新運行上一程序。
而此有一大好處,試想,公寓老師們在如此惡劣之工作環境下,如何能進行像檢查這樣細致的“找茬兒”工作?如此一來,那些邋遢懶散之徒讓人不敢恭維的衛生,便有機會數次僥幸逃過公寓老師們的法眼。
當然,也有運氣不濟的時候,那就“無怨無悔”了。俗話說得好:點兒再背,不能怨社會,命再苦,不能怪政府。
若哪一天吃飽喝足回到公寓時,發現大名上得黑板頭條,也別太難受,大不了扣點兒德育分,年終大不了不參加評先,如此而矣。至於視德育分為生命之男生,那就老老實實搞好衛生,找茬兒的人自然也永遠找不到頭上。
饒是如此,通報欄幾乎每次檢查完後都會被寫得滿滿當當,尤其男生寢室被通報次數居多。公寓內的大黑板不可謂不大,但男同胞們毅然上黑板的勇氣也不可謂不強,每次通報名單下來,黑板總是被男生盤據著多半,女生們被壓製得從來沒有突破過三分之一警戒線。
據說,公寓管理員們曾建議女生寢室免檢,因為最差的女生寢室幾乎也要好過最好的男生寢室。然而公寓辦最高領導劉主任深明大義,對部下教誨道:吾校男生女生人數相若,如果女生免檢,勢必引發男生不滿,如今女生已經通報甚少,不可再助長驕狂之氣,且現代社會講究公平正義,在各項指標分配上,要考慮到平均,不可偏廢,以後男女生的通報人數比應為二比一為妙。
經過此番曉以利害,自此,公寓的管理老師們心悅誠服地恪守此項原則,未再逾越,使得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男生們有了氣死女生的優勢資本。
然而也正因為此,本著“分清特點,區別對待”的教育原則,公寓管理的重點自然便落在了男生寢室頭上。
這不,這學期剛開始,全體男生便受命從以前的3號樓集體搬家到了1號樓。
三號樓和一號樓倒是相距不遠,本就在一個大院子裏。然而這一號樓與三號樓相比,卻是個好去處,正麵朝東,陽光充足,而且走廊在外,以前一直是女生住的地方,現在學校竟大發慈悲,讓給了男生,男生們不由得大感奇妙,一邊搬家一邊連呼奇哉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