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個月的時間,烏那希都沒有得到阿瑪和兒子的小心了,開始的時候,烏那希還以為他們很忙,或者是因為路途遙遠,通信不是很方便,但是時間長了,烏那希都覺察出不對勁了,和胤禩說了這件事情,胤禩也覺得麻煩,這齊佳氏阿林是帶著軍隊出去的,還是康熙親自下的旨意,說是要到南方訓練部隊,可是如果真的有問題,朝廷那裏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就算朝廷風平浪靜,這老丈人,小舅子和自己的二兒子都出事了,康熙也不可能瞞著他啊!
想來想去,先是從別的地方打聽吧!先是問了兵部的人,可是兵部的人竟然一點也不知道,後來又問了一些南方的官員,他們也沒有收到任何的風聲。這麼多的人,怎麼一下子就消失了呢?最讓人驚訝的是,康熙竟然一點風聲都不漏。胤禩覺得這件事情蹊蹺,回頭隻能安撫烏那希,說是南方太遠了,他們那裏通信不方便,沒有什麼大事。可是轉頭又開始人讓人關注著南方的情況。
等到年底的時候,烏那希也終於知道了自己阿瑪帶著兒子和外孫幹嘛去了,唉!說出來真是慚愧,他們到南洋跟洋人搶地盤去了,是的,不但搶地盤,還搶金礦,鐵礦,銅礦,寶石礦,雖然洋人在這裏時間不斷了,但是洋人太黑了,搜刮的也太狠了,所以當地的居民非常的支持大清軍隊過來打一打。他們的心中還是很清楚的,自古以來,他們就都是****的附屬國,所以大清的軍隊過來這裏,合理合情合法。
洋人在這裏盤踞了很久,但是畢竟敵不過阿林的強大火力,很快就撤出了大部分的地盤,阿林也沒有硬趕人出去,畢竟現在大清的軍艦還不能形成戰鬥力,也就是窩裏橫,所以事情不能做絕了。這一次很成功,朝廷那些迂腐的大臣們雖然覺得不妥,但是南方的官員和阿林上的折子說的好啊!他們大清的子民就在那裏生活,已經有數十萬之眾,沒有想到卻被洋人欺淩,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派兵保護國人安全,在折子裏,其他的關於那些俗物,那是一點沒提,不過戶部那裏,最近可是忙壞了,忙著接金子,忙著接各種物資。
烏那希此時才算明白了,自己阿瑪這是幹什麼去了,不得不說,康熙這一手做的很好的,很妙啊!既讓朝廷的那些大臣沒有話說,又順利的得到了那麼多的好處。其實大家這個時候終於也明白了康熙的用意了,既然明白了,也就沒有人再多說什麼了。
自從有弘旺他們開始到南洋做生意,民間的商人和民眾們就望風而動,不過兩年的時間,到南洋做生意的人成倍的增長,到現在,南洋那裏甚至有好多的國人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城鎮,這樣的螞蟻搬家似的的大遷徙,直接給了康熙借口,南方土地肥美,是大清的賦稅來源之地,但 是這裏的人口也是過於密集,在北方這裏轉向關外的時候,南方人把目光投向了南洋,結果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了。
烏那希總算是知道了自己親阿瑪和弟弟、兒子的確切情況了,非常擔心,那裏酷熱,不是北方人能受得了的,尤其阿瑪年紀還大了,從來沒有去過南方,這次去雖然帶了一些藥品,但是因為帶去的部隊裏都是北方人,所以這藥品消耗情況就可想而知了。烏那希也不管那麼多了,直接讓自己家的藥鋪連夜生產避暑藥,從洋人那裏買金雞納霜,這是管痢疾,不過這東西好是好,但是也有副作用的,烏那希寫了出來,一起送去,還有一些刀傷藥,燙傷藥,麻醉藥,這個麻醉藥可是自己的小女兒星星的最新傑作,很是自得了一番呢!烏那希大量生產,都給自己親人送去。
這火器傷比較麻煩,傷口不好處理,身體也需要中醫調理排毒去火,所以烏那希又準備了幾大車的藥材都一起送過去,還送去了不少注射器和輸液器械,配合提純好的中藥,米飯消毒過了,就裝好了,這方麵,火器營的軍醫可能不會用,烏那希又派了兩個跟著星星學習注射的年輕小子跟著去了南方。
除了藥品,還給家人帶去了一個北方的廚子,這個廚子家裏困難,一家老小要養,因為老母病重,所以借了好多的錢,烏那希給了他重金,聘用他去給阿瑪他們做飯,家裏的老小自然有烏那希照顧,這個廚子就帶著自己的二兒子出發了,後來在南洋還做出一番大事業來,這就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