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育子成人重要(1 / 3)

父母最大的幸福一個熱門話題——“幸福與幸福指數”。

什麼樣的人是幸福的?幸福指數包括哪些東西?

見仁見智。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耳熟能詳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其實還有一觀很重要——幸福觀,也許它應該包括在這“三觀”中吧。

作為父母的幸福,會有很多方麵;許多人認為,生育出健康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幸福;孩子健康成長、成才、成人,是父母最大的幸福。總之,人們普遍認為,父母最大的幸福都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父母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而活著!”

為人父母者,要讓自己的幸福指數提高,要讓自己持續地處於幸福之中,就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既要提高孩子的智商,讓孩子成才,又要提高孩子的情商,讓孩子成人。特別重要的是,要用情商的方法教育孩子。

重慶市永川區一位30多歲的男性司機,筆者乘坐他的車時,他向筆者提問:“教授,聽說您在講情商教育孩子,我和夫人有幾招教育孩子的方法,您給點評一下,是智商還是情商。”

他敘述了:

第一招,堅持每周與孩子一起到書店。

孩子還不會說話走路的時候,我們倆就堅持每周帶孩子到新華書店去一次,讓孩子看爸爸媽媽選書、看書、買書,讓孩子從小就嗅點書香。孩子會走路會說話了,仍然堅持每周帶孩子到新華書店去一次,這時,孩子到了書店就主動去看一些孩子類的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我們再忙也陪著。後來,孩子每周都主動要求去新華書店了。孩子讀小學了,我們仍然堅持每周同孩子一起到新華書店去,孩子也去選書、買書了。

第二招,在家裏,與孩子一起讀書。

孩子讀小學放學回來,白天或晚上在家裏麵讀書做作業,作爸爸媽媽的我們一定不做其他的娛樂活動,諸如打麻將、“鬥地主”,而是也拿一本書來讀。我們夫妻說好了,當著孩子的麵,一定不打麻將、“鬥地主”,一定不當著孩子的麵“賭”,哪怕是“小賭怡情”。

第三招,全家人說好了,有錯認錯。

爸爸媽媽誰有錯了,都向對方說“對不起”,認錯;父母有錯了,也向孩子認錯,說“對不起”;孩子有錯了,也向爸爸媽媽認錯,說“對不起”。筆者聽了,很是感慨:這是育子的大智商、大情商啊!他這樣持續下去,一定能夠培養出高情商孩子的!筆者感歎,筆者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時,當年也沒有他們這樣做得好,自歎弗如!

筆者到浙江富陽對200多對父母作了一場關於“情商育子”方麵的演講,演講畢,有不少家長與筆者交流育子的體會,讓我學到了不少!有一位看起來很年輕的中年婦女,向筆者介紹了她教育女兒的一些做法,筆者聽了,很以為然。筆者總結了一下:

主要是教孩子如何愛人、與人分享、獨立自主、熱愛生活,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二位,把孩子的成人放在第一位。她有以下一些做法:

每次回農村老家,都要帶許多糖果,讓孩子分給農村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共享;平時收集一些圖書,回農村老家時,也給農村的孩子帶去,送給他們,爸爸媽媽還幫著孩子收集圖書。

孩子很小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吃飯,培養孩子吃飯的興趣,一般不喂孩子,特別是孩子稍微長大了一點,不是老拿著碗追著孩子吃。

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文具。

每周讓孩子做一天“小當家”,給她20元錢(早些年,物價不高時),讓她去買全家的早餐和午飯。孩子就算隻買了一個蘿卜回來,媽媽也會認真地做出菜來,不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出爾反爾。

讓孩子學會認真地計劃。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是獨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不能老讓著孩子,否則會造成孩子的自私自利;什麼好東西都讓孩子先選,她就不會關愛別人;不逼迫孩子學什麼;不強迫孩子做什麼;培養孩子的好心態,熱愛生活,對什麼都感興趣、都想學。孩子考試不好也不怪她,幫孩子分析,她從來沒有得過100分,這又有什麼呢?父母們要做一個選擇:是要孩子還是要100分!當然首先是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