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走夜路也好玩兒,我們就見過小石碾子那麼大的山兔子,可惜那家夥跑的溜兒快,逮不住。”想到晚上能夠住客棧,小五喜滋滋的,不過想到以往走夜路時的經曆,他又有了新話題說給陶盈聽:“要是下次媳婦兒你和咱們一起趕夜路,說不定也能瞧見。對了,還有……”
“我們幾個男人走夜路,累了隨便在路邊草垛子裏歪一歪就是了,可是媳婦兒要和咱們一起去,哪能也讓她歪草垛子!”老三在旁邊聽了小五的話,忍不住打斷道:“還有,上次那山兔子,要不是你小子半途上摔了個大馬趴,能讓它跑了嘛!”
“誰說的,就算是我那會兒摔了一跤,兔子也不是從我這裏跑掉的嘛!”小五聽了老三的指責,一臉的不滿。
“其實走夜路也沒什麼的。”陶盈聽了這兩兄弟的話,大半也知道了,這個安排定然是老大為了考慮她,才決定的:“何必多花銀子呢?”
“現在不比往年,西北鬧饑荒,路上並不太平。”老大回頭看了陶盈她們一眼:“我昨兒聽顧大夫說,蜀川郡城裏已經有災民過來了。”
“啊?這都是什麼時候的事兒?”老二在旁邊一聽臉色也變得難看了起來:“若是城裏都出現了災民,那該不會流過來吧?”
“據說從去年夏秋到現在,西北滴雨未下。”老大歎了口氣:“顧大夫說旁的倒還好,就怕有疫症隨著災民一起流過來,就麻煩了。”
饑荒、災民、瘟疫,這在古代是屬於能讓大麵積範圍內陷入絕戶狀態的大災難。
在史書上電視上不止一次見到過那些場景重現的陶盈忍不住有些脊背發冷,如果老大所說的這些消息都是真的,那麼未來她們居住的村子裏,也會出現災民嗎?
“這消息如果確切的話,咱們這次給阿嬤祝壽回來,可要準備點糧食了。”老大停了停,又想起什麼一般吩咐道:“地裏頭現在也沒什麼大事情,回來老三你們把地窖再擴一擴,糧食多存一些,總是不會錯的。”
“嗯,那咱們回來就辦,可是大哥,這時候買糧食可不便宜啊!”老三點頭應了一聲,不過馬上他又忍不住犯起了愁:“比往常時候的糧價要高幾成呢!”
“銀子咱們現在手頭不算缺,再說這銀子該花的時候就得花,若是真的災民多起來,這城裏的糧價指不定還會漲。”陶盈搖了搖頭,這都什麼時候了還銀子呢:“說不定一鬧恐慌,這米店都會關門的。到時候銀子可不能當飯吃。”
“媳婦兒說的沒錯,不過這糧食咱們也不能大張旗鼓的往家裏運。”老二點了點頭,陶盈說的話在理兒,銀子到了關鍵時候不用,那就是一堆廢物!可是依著他們家裏的狀況,若是一次性往家裏搬上那麼些米糧,隻怕有的人眼睛又該發紅,這心思又該活絡了。
“沒事兒,大不了就是多跑幾趟城而已。”老四寬解道:“去的時候天不亮就出去,回來的時候等天黑了再進村,而且糧食拉回來就放進地窖裏,避著些人就是了。”
一路商量著事情,趕路倒是快了不少。不知不覺間,一行人便已經到了小鎮寧穗。
說是個鎮,也不過就是一條通街而已。陶盈一路看過去,也就是一些類似農具布料還有雜活一類的小鋪,此時已經是下午,街上人不多,大半的店鋪都已經處於半打烊的狀態。
臨街中間有一家蓬萊樓的客棧,打尖住店均可。老大他們便走到店門前停了下來。
守在旗杆兒旁打盹兒的小二一見有客上門,急忙一溜小跑迎了上來,湊在老大身邊小聲道:“幾位客官,您這是打尖兒還是住店呀?”
“住店。”老大抬頭看了一眼店匾下隨風飄搖的紙燈籠,大約是長久沒換的緣故,上頭的字已經隻能瞧見個墨印子了:“還有,雜醬麵給來個七碗。”
“客官,咱們店裏的雲仙醉可是一絕,您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