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南海風雲(3 / 3)

“我留著這口氣,就是要對你說我的遺言,你聽好,我寧可遺臭萬年,墮入十八層地獄,林家也不在這裏投資一分錢,記住,林家世世代代不許在這裏投資。我死後不要進祖墳,把我的骨灰灑在這片山林上。我要詛咒他們三世。”說完,林姓商人就咽氣了。

林姓商人的兒子最後把他父親的骨灰灑在了跳崖的竹樓周圍,然後帶著父親遺留下來的一隻金表回了馬來西亞,把父親的金表葬在了祖墳裏。

當地政府本想要挾對方在當地投資,最後沒想到會弄出人命,而林家在馬來西亞是名門望族,老人的遭遇和遺言使馬來西亞的商人無比憤怒,紛紛撤資不在印尼的加裏曼丹投資。當地政府惱羞成怒竟然在報紙上刊登了當晚偷拍的照片,並叫那女孩提起訴訟和索賠,印尼的當地報紙也推波助瀾,最後竟然演變成一場空前的排華反華的大規模騷亂。很快就從加裏曼丹蔓延到了爪哇島,而印尼政府對這樣的事情不管不問,最後導致大批的華僑被殘忍的殺害,婦女被強奸。

印尼當地土族的野蠻是世界眾所周知的,也是另人發指的,我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印尼動武的

印尼已經被我們控製,但是這個時候我們沒有想到在澳大利亞集結的一隻艦隊對我們動了手,承載38軍的三條運輸船在回航的路上被澳大利亞海軍的柯林斯潛艇全部擊沉,噩耗傳來舉國上下一片嘩然。

當我們在準備對印度尼西亞動手之前,英國就已經預謀策劃了這場大規模的騷亂,那些殺人的手段是那麼專業和冷酷,我們是在冷不防的時候被他們在我們的關鍵穴位點了一下。英國知道同中國軍隊在陸地上較量無異於是在與一隻老虎搏鬥,因此,他們看中了海戰,在1588年,英國就是在戰勝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登上了世界海洋霸主的地位,建立了大英日不落帝國,二次大戰的時候,英國也是憑著海上力量與納粹德國周旋的,可以說英國是個傳統的海上國家,他們對自己的海軍有無比的信心,正是在這樣的心態的驅使下,他們認為與其在中東和我們周旋,不如利用澳大利亞的特殊地理位置,拿印尼做槍頭來對我們南海這個心腹要害進行點穴,如果打掉我們的海軍主力,那麼散布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我國艦隊就要收縮回來,這是英國的如意算盤,可是由於我們的麻痹大意也真的是叫英國人在開戰之初得逞了。

由於英國對於這個行動策劃很久,而我們忙於中東和印度的事物,也是認為在近期內英國不會對我們有什麼大動作,所以,我們始終沒有發覺英國人的陰謀。他們利用商船外殼掩護,已經在澳大利亞的布裏斯班、帕斯還有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所羅門群島的霍尼亞拉等港口集結了大量的海軍力量,這些海軍艦艇裏麵本來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原海軍,還有的就是從英國逐步滲透過去的軍艦,在澳大利亞,英國已經集結了4艘航母,這些航母是原來法國的戴高樂級航母,上次大戰以後,法國放棄了遠洋政策,將航母和圖紙一並賣給了英國,而英國則是利用在南非獲得的黃金和鑽石支付了這筆巨大的費用。

有前美國在的時候,我們不覺得英國有什麼了不起,那是英國躲在美國的陰影下我們看不見,當前美國覆滅後,世界成為多級勢力的時候英國就不顯山不顯水的把散落在世界的各前殖民地逐步收回,沒有了聯合國,誰來管這樣的事情?還不是誰的拳頭硬就要聽誰的?英國人也學我們的那一套,搞起了民族回歸,從這個角度講,它既解決了國家的資源問題,還解決了人口勞力問題,因為,它對所有的殖民地開放了自由移民的口子,所以,我們對英國的能力還真的不能低估,他們在世界上同化了相當大麵積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同英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甚至是加拿大,都會在必要的時候與之合流,當一個敵人明擺在你的麵前的時候好對付,可是當勝利迷糊了你的眼睛的時候,悲劇就會發生。

南海的緊急突變給我們這些共和國決策者上了深刻的一課,看來對帝國主義是不能抱任何幻想的,當時決策對印尼的戰爭就不應該是局限在南中國海的這麼小範圍內,就應該考慮到我們這樣做的國際連鎖反應。這一次明顯的是我們被人家牽著鼻子走,我真的是愚蠢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