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送給男孩的第42份禮物:男子漢首先必須獨立(1 / 2)

拋開拐杖,自立自強,這是所有成功人的做法。當一個人感到所有外部的幫助都已被切斷之後,他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奮鬥,而結果,他會發現:自己可以主宰自己命運的沉浮!

獨立者要走自己的路

艾森豪威爾將軍說過:“要做正確的、該做的事,而不是能夠贏得別人讚賞的事。”

自立者應該把“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一個人如果充分相信自己,就具備了從事任何活動的信心與能力。隻有你敢於探索那些陌生的領域,才可能體驗到人生的各種樂趣。那些被稱為“天才”的名人,那些生活中頗有作為的人,那些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們都做到了從不回避未知的事物,勇於探索,不在乎別人的議論,大膽出自己選擇的道路。獨立自主的人勇於探索未知,勇於帶領他人走出一條路來。

男孩要有自己的主見,應明白自己真正愛什麼,恨什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不要輕易為流行的時尚所左右,不要隨便落入別人設計的框架中。你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擁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而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以別人的眼光來規範自己的舉止,改變自己的習性。生活屬於你,任君自選擇。成才的道路在你腳下,一個有誌於成才的青年,就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自主自立自強自信的人。

隻會蜷伏在母親翅膀下的雛鷹,充其量不過是隻柔弱的“雞”,而決不會成為搏擊萬裏雲天、俯視蒼茫大地的雄鷹。青年人要勇於自強自立,不要仰仗父母的保護傘。要相信本人的能力,有自己的主見。過多的依附、仰賴,隻能造就平庸孱弱、無所作為的凡夫俗子;過分的溫存、溺愛,隻能消磨意誌,磨平銳氣,養育嬌嫩的花朵。

對於青年人,確立不依賴父母長輩,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是明智的;若是一切都仰仗父母,做蜷伏在先輩羽翼下的小雞,是最沒出息的。

當代男孩,自立意識在逐步增長。青年們開始意識到仰仗父母並不光彩,而是要用自己的雙腳去走路,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這樣自立於社會才感到無限自豪。

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經過風霜雨雪的曆練,正是我們這一代青年需要培育的良好品格。在充滿競爭的時代,隻有勇於闖蕩、自立自強,方可大有作為。

但是,怎樣才能培養獨立精神呢?這需要從幾方麵入手: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整理自己的桌子、小櫃子,養成自己處理自己用品的習慣。蠟筆、尺子等學習用品應放在自己的抽屜裏,玩具放在玩具箱內,圖書放在小書櫃裏,弄亂了自己整理好。這樣你在處理這些事情時,不知不覺就會養成獨立的個性。

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你的獨立性,也讓你更有責任感。比如擦桌子,洗碗筷等。

三、對爸爸媽媽說:“別著急,讓我來!”我們很多事情初次嚐試,難免笨手笨腳,動作慢,這時不要讓心急的父母代勞。因為做的過程,本身就包含著思考和體驗,受到幹擾後的我們很容易又變得有依賴性,這時告訴爸爸媽媽:“別著急,讓我來!”

西點寄語:

事實上,任何一位偉人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他們的偉大之處往往體現在其敢於探索的品質和勇氣之上。富蘭克林、貝多芬、蕭伯納、丘吉爾以及許多其他偉人,他們都是敢於探索未知的先驅者。其實他們也都曾是普通而又平凡的人,隻不過是他們敢於走他人不敢走的路,最終才創出一番事業,為曆史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