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送給男孩的第32份禮物:相信一切皆有可能(3 / 3)

1904年12月26日給父親的信:

恐怕您對這兒的“辛苦”的含義理解得不太正確,因而您也就高估了我在這兒學習的好處。別忘了,我不是惟一的一個學生,我隻是400名學生中的一員。其中有些學生非常優秀,比您的兒子不知強出多少倍。習慣是人類最強烈的情感,這一點從我身上可以得到證明,我一點兒也不刻苦勤奮。我現在沒有課卻也不知該如何打發時間。您說我上次考試成績不錯,但您知不知道,有40多個學員數學得了優秀,100多個人英語得了優秀。我即使是考得不錯,也實在沒什麼值得誇耀的。

我認為我自己真是他媽的糟透了,我這麼說倒不是我有點兒泄氣或是羞恥,而是說每次我罵過自己以後,過不兩天又恢複原樣了,一點兒也沒改變。

我現在和別的學生沒什麼不同了,這可不大好,我得時時保持清教徒式的冷靜的頭腦……

我想我幾乎沒取得什麼成功而隻有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我一直生活在對未來的幻想中。這種幻想使我工作,也阻撓了我的進步。我一直都告訴自己明天要好好學習了,結果今天就總是很懈怠,不為明天作準備。結果呢,我就隻是一味地渴望明天而忽略了今天。我想如果我能夠細致地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熱切地憧憬明天,那麼我倒可能成功。所以我想我應該試一試。

1905年1月1日給父親的信:

我還沒有實施我的刻苦學習的計劃,但我一定會勤奮一點兒的,盡管您對我的成績很滿意,我卻不這麼想。太平常了,我還不是中上等的學生,一想到這個我就很難受。我希望我能趕到前麵去獲得成功……

1905年6月3日給父親的信:

障礙賽比得很辛苦,因為我不想輸,然而我們還是輸了,還要考法語和數學。我太蠢了,當然我這麼說也是沒有用的,我渴望成功的願望是如此強烈,可我又太無能了,除了渴望,我什麼也做不了,真是太不幸了……

1906年1月6日給父親的信:

可能是我天生愚蠢,因為盡管我已經竭盡全力了,可是我的法語和英語還是不理想,真他媽的。我是一頭蠢驢!我一定要學會和命運做對,我應該從早到晚不停地學。因為我不想再像頭蠢驢……

我還是不太受歡迎,可能是因為我“太好鬥”,但這正是我比別人強的地方,那種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人是世界上最蠢的人,去他媽的吧。

從這些信中我們可以看出,之後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巴頓在西點軍校是經常受挫的。但是,無論迷茫也好,挫敗也好,甚至罵自己愚蠢,他從來沒有真的從心底貶低過自己。相反了,少年巴頓一直試圖用自己的努力來填平這些強烈的不滿,他身上流淌著積極進取的血液,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與眾不同:“我想可能是注定的吧,如果一個人已經盡了全力去準備的話,他一定會贏的……我希望,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我都要達到我的目的。”

西點寄語:

西點學子威爾遜也認為:要有自信,然後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無論遇到了多麼糟糕的狀況,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貶低我們。

西點風采:

在西點軍校的圖書館裏,專門有一個西點校友的畢業戒指陳列。許多在戰場上陣亡的人校友或者校友去世後捐的戒指,按年份、軍銜排列著。這些戒指代表著他們的故事,許多不平凡的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