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樹立班級的奮鬥目標,在明確奮鬥目標中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我們班級的奮鬥目標是“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做好每件小事,爭當優秀班集體”。每周的班隊課,我做到專時專用。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愛集體的責任心。在做事情時,我要求學生應該努力去做,做完後每人要反思“我盡力了嗎?我努力了嗎?”作為集體的一分子、一滴水,要為集體爭光,集體的榮譽就是個人的榮譽。每位同學要有自己的奮鬥目標,我們班分層次設立的個人榮譽有:星級特長生、優秀隊幹部、優秀值日生和進步生。學習方麵的單項獎有:背誦記憶大王、聽講思考學者、答問交際專家、書朗誦明星、寫字繪畫書法家。通過平常學習生活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標誌,獲得對應的獎勵榮譽,每月和期末的各項評選工作落在實處。這樣有意識的培養,使學生感到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增強了集體責任感。
b.明確努痛學生的職責,培養工作責任感。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級體建設,是培養學生工作責任感必不可少的途徑。在班幹部的隊伍建設中,班委沒有名額的限製,夠標準就上,為的是“班上人,人人有事做!”在集體的奮鬥方向和個人的奮鬥目標中,學會做事,為的是“班上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注重不同層次學生的素質全方麵發展,讓每個學生尋求自我實現的價值。得到了鍛煉,又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關心集體,勤於為集體做好事的責任心。跳繩達標有體育委員負責記載個數,對沒達標的同學個別輔導,督促他們反複練習;清潔衛生有勞動委員負責排值日、檢查清潔情況;個人衛生有衛生委員負責檢查,並及時有記載公布;出黑板報,有宣傳委負責排版,學習委員提供文稿……班級各個方麵都有專人負責管理,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績:跳繩達標個個通過,清潔衛生全學期做到無扣分現象,黑板報得全校最高分。學生有責任感真好!
成就感激發了學生們的強烈責任感,促使他們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取得更大的成就。責任感總使一些人出類拔萃!從內心爭做一個人格完美的人,責任心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3.在班級活動中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
a.班主任要精心設計班隊活動,培養學生責任感。
在班級活動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心理特點,及時召開了班隊活動進行責任心教育。如在教師節前夕,我在班上召開了“我們愛您——老師!”的主題班會。會上由同學們自己講述了各個老師認真傳授知識和耐心教育他們的事跡,講述了偉人們尊敬老師的故事,並引導學生懂得是老師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才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老師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樣一來,學生們更加熱愛和尊敬老師,而且責任感逐步加強。又如在“貴州寧波——手拉手愛心助學”活動中,我及時召開這一係列的班隊活動,讓同學們把平時所見所聞關於失學兒童經曆的事說說,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同學們心中產生一種同情心,讓他們也獻出一份愛,久而久之,這份同情心也會升華為一種責任感。
b.在活動體驗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讓學生在各種實踐體驗中增強責任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途徑。內容可豐富多彩:在家庭生活中體驗——“我愛我家”,培養少年兒童家庭責任感;在少先隊集體生活中體驗——“大雁齊飛”,培養少年兒童集體責任感;在社會生活中體驗——“走進社會”,培養少年兒童社會責任感。我將實踐活動、體驗要求、雛鷹爭章活動有機結合。
比如,某學校在一次學期活動中開展了一項感悟親情活動,要求每個學生在家裏擔任各種角色,學會各種家務。教育學生要有責任協助家長做一些家裏的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家庭負責。一學期來,學生們用自己的愛心、孝心、細心,持之以恒地幫家長幹了許多家務活。從中理解了父母的責任感,體驗到勞動的艱辛,都寫出了具有真情實感的親情日記。如,《學會負責》、《今天我當家》、《我是小保姆》等親情日記,獲少先隊評比優秀獎。
這一感悟親情的體驗活動,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們應有的家庭責任感,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價值,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更好地了解各行各業勞動在社會中的意義,增強責任意識,樹立人生理想。
c.利用新聞,抓住一切時機對學生進行責任感教育。
例如:大連的一位公交車司機,在開車時心髒病突然發作,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裏他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停在馬路邊,將發動機熄火,打開車門讓乘客安全下車……死之前的一刻是最痛苦的時候,這位司機能夠在這時竭盡全力保證他人的生命的安全,不僅說明他具有驚人的毅力,更體現了他盡職盡責的可貴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人的生命才熠熠生輝。可是也有這麼一些人,玩忽職守,連最基本的職責都不能或不願盡到。且看河北省稅務長李真玩弄職守,貪汙好幾百萬,給國家人民造成重大損失,最後被送上砍頭台,令人氣憤之至!這兩篇對比的材料,在同學們的心中,引起了極大的震撼,並非隻有當小幹部才有責任,其實每個同學,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一份責任。從而也認識到不負責任對集體對社會的危害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