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作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學校不僅應該給孩子傳授知識,還應該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技能,並鼓勵他們參加具體的工作,負起他們應盡的責任。更應該加強對家長這方麵的宣傳、指導,讓家庭和學校成為統一體,共同營造一種氛圍,注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的道德生命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生長,從小就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
缺乏責任心怎麼辦
心理學專家一致認為,一個人專業知識上的缺陷不一定影響他的一生,“條條道路通羅馬”;而人格上的缺陷將貽害他一輩子。在報紙上經常可見一些天才少年在網絡上傳病毒,竊機密,給國家和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的報道。這說明現代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不夠,沒有對知識負起應有的責任。這意味著現代教育不僅要有認知教育,而且更要重視人格教育,而責任感是人格中最樸素而又最可貴的人格因素。
一、挖掘學生缺乏責任感的原因
現代社會的青少年絕大多數責任感、責任意識和責任心淡化,特別是缺乏對自己、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當今社會,社會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急劇變化,青少年受物欲和金錢背後不良風氣的影響,在“過剩”的物質擁有背後,承受著嚴重的精神營養“饑荒”和精神“消化不良”。他們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觀產生了模糊,更談不上責任感。
2.社會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也使得離異、單親、貧困、暴富等特殊家庭比例增多。受這些不利家庭環境的影響,給小學生帶來多種多樣嚴重而複雜的心理衝突和精神危機,他們喪失了應有的責任心。
3.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不利的教育方式。學生在“小太陽”、“小公主”般的“寵養”中,自私、依賴、享受之類的“並發症”正不斷滋生蔓延。再加上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孩子,更疼自己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溺愛自己的孩子。他們大多數大膽、活潑、求知欲望強,但自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責任意識也就有所欠缺。
總之,由於以上諸多方麵的原因,青少年的人格不能獲得全麵健康的發展,更抑製了整體素質的全麵提高。
二、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是教師的責任
1.責任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
責任感是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的公民有無責任感或責任感強弱,可以從這個國家的精神麵貌中很快地表現出來。在當今強調淡化榮譽感,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時,我們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履行自己的職責。有了責任感,學生才能像老一輩科學家那樣把自己的學習同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義無返顧投入到學習知識和本領中去,勤奮紮實地學習、工作,長大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對青少年責任感的教育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江澤民曾一再強調過:要增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美國的西點軍校還將“責任”二字作為校訓。如果把社會比喻成一座大廈,那麼每個公民的責任感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有了責任感,人們才會去關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了責任感,才會時刻準備著伸出一雙援助之手;有了責任感,才會將個人融入到社會的海洋中,充分發揮個人的才幹,為國效力。
2.責任感是現代青少年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
社會在不斷發展,未來社會人類將麵臨著更多挑戰,而最主要的是人的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挑戰。責任反映一個人的品質。責任感的培養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個成功者的必備條件。一個人的學識、能力、才華很重要,但缺乏責任感、責任意識、責任心,就不堪人用。沒有責任感的人,什麼事情也難以幹成,任何事情也做不好。具有了責任心的為事之德,就會收獲一個金色的人生。現在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最看重的是責任感,招聘人才時一再強調:一個人隻有充滿責任感,才會主動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才會努力工作,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