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交通
也許你會認為,既然係統如此強大,那麼過去科幻電影裏出現的形形色色的飛行器,甚至是時空穿梭機,那應當必不可少。
對於這個問題,隻能說是過於樂觀。
此時飛行器確實普遍,取代了汽車,但人類並沒有擺脫牛頓和愛因斯坦那幾條公式的限製。
原因是係統雖然有超強邏輯能力和運算能力,但它隻會順著已有資料往前推進。稍有就會不慎一條道走到黑,這是係統在自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
因此,係統在人類已知物理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改良創造出新型飛行器,然而並沒有擺脫引力束縛,更沒有擺脫因果關係創造出時空穿梭機。
盡管不能瞬移,也不能時空穿梭,新型飛行器一樣不容小覷,它具有自動駕駛功能,能源則來自自帶電力與太陽能,駕駛艙與飛行器分離,全自動對接。
在民用領域,駕駛艙是個人所有,飛行器則屬於公共產品。飛行器由國家飛行係統運營及維護,全民共享。
駕駛艙是球形,鋼化玻璃作為外殼,內部座艙及操作台通過不倒翁原理設計自平衡係統,即使駕駛艙從山上滾下,坐在裏麵的人也不會跟隨外殼滾動,而是始終保持著舒適的正常坐姿。
飛行器長得像一個翻轉正反麵的瓷碟,直徑與駕駛艙相當,下方是飛行引擎,上方是駕駛艙放置位。當飛行器和駕駛艙對接時,飛行器上方會伸出機械臂扣合駕駛艙。
通俗點說,當你需要出行時,你隻需要坐進你的駕駛艙,通過你的公民係統向國家飛行係統發出飛行請求,國家飛行係統會在一秒內完成身份確認並調度最近的飛行器自動前往。
飛行器通常在一分鍾內到達你家的停機坪,然後翻轉,蓋在你的駕駛艙頂部,成功對接扣合後,飛出停機坪,再翻轉,使飛行器處於駕駛艙下方,進入正常飛行狀態。
對接過程看起來有些顛簸,不過你不用擔心,駕駛艙的自平衡係統確保你不會在對接過程中感受到任何不適。
城際飛行器屬於小型飛行器,時速最高300公裏,行駛裏程有限,在電力即將耗盡時飛行係統會調度新飛行器,同樣是先翻轉蓋在駕駛艙上對接,然後翻轉置於球形駕駛艙底部。
新飛行器對接成功後,舊飛行器自動脫離駕駛艙返回附近停靠站進行能源補充及檢修。
新舊飛行器全程無感交接,如果駕駛艙裏的你恰好在閉目養神,你不會察覺到飛行器已更換,除非你查閱公民係統裏的飛行器使用記錄。
以上所說的是城際間的飛行,飛行器在樓宇間飛行。
跨省跨國長途飛行有一點不同,中途會使用到大型接駁飛行器,這類飛行器不僅飛行高度更高(相當於飛機飛行高度),時速更快(最高時速超過一萬公裏),還具有跨境簽證核發功能,被限製出入境的人員所使用駕駛艙無法使用接駁飛行器。
接駁飛行器也是無感對接,簽證狀態正常的情況下,更換接駁飛行器與更換城際飛行器一樣全程無感知。
無論是城際飛行器還是長途飛行器,其飛行高度、速度以及飛行路線皆由係統調度,你作為用戶可以選擇優先高度速度和路線,至於是否采用,取決於當時當地的交通條件。
國家飛行係統自動調度確保空域被高效利用,因此飛行器的懸停功能在日常交通中極少使用。要想看看一大群懸停的飛行器,你需要到觀光專用飛行路線去才有機會。
(七)地麵
飛行器已經相當普遍,汽車列車和各種車也就沒有了實用價值,沒了機動車,機動車道也失去了意義。
除了車輛博物館和賽車場,在地麵上難得一見真正的機動車道。在大部分城市的規劃中,道路這個名詞已然不包括機動車道,隻剩下人行道和自行車道。
沒有了機動車道,再加上三維分解器、製造器和飛行器的大量使用,除了人口規模,難以找到其他因素來劃分城市與非城市。
高山有百層高樓,沙漠不再人煙稀少,森林裏人與動物可以同居,大海也成為了人類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