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2 / 2)

“你回去做什麼,雞鬧瘟也不是你能攔得住的。”銀花挑起眉毛說道。

“嘿嘿,我看雞少了,活兒少了,還當……”李保傻笑著說道。

“你把果樹和雞都照看好,哪會少了活兒。”銀花說了一句,又交代了幾句,趕著回去換洗,匆匆往村裏走去。

村裏哀求聲一片。

銀花眉頭就緊緊皺了起來。

幾個流裏流氣斜斜垮垮穿著皂衣的衙役正挨家挨戶抄家一般,連吃帶拿,最可氣的是半點兒不顧及家戶的菜園子,進去就亂踩亂折。

“這是怎麼了?”銀花拉著一個匆匆往家裏趕的嫂子問道。

“說是縣太爺覺得縣衙太破小,要加收‘修葺稅’,又要抽調壯丁服役。”那嫂子眼睛紅紅的,咬著牙說道。

銀花拔腿就往家裏小跑。

何二伯已經領著阿魚愁眉苦臉的在了。

自古就有徭役可以用錢頂的規矩,隻又是加賦稅,又是拉丁,怕是不少人家都拿不出這筆銀子。

“那差爺說凡是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漢子都得服役,我跟二柱還好說,爹跟玉米可咋辦?”阿魚垂著頭說道。

“你們差多少?”何家駿問道。

這樣的“修葺稅”也照人頭收,一人就是十文錢,免一個人的徭役得八十文。

銀花聽了倒抽一口氣,“這是要蓋一座金山呐!”

“家裏統共就幾百個銅子兒的活錢。”阿魚應道。

銀花想了又想,拿了半兩銀子出來,“你跟柱頭也拿錢免了,省的遭罪。”

縣太爺不仁,下頭亂七八糟的小吏更無人性,去服役就更苦了。

“這還叫不叫人活。”何二伯突然捂著臉叫了一嗓子。

外頭也傳來婦人和小孩兒的哭喊聲,幾個“差役”的嬉笑聲,漢子的哀求聲……

“我出去看看。”何家駿臉色鐵青,大步出了院子。

“嬸娘,家裏隻有兩個小的,我不放心,跟爹先回去了,借您的銀子,我來年一定還一些。”阿魚有些驚慌的說道。

“快家去,甭管他們做什麼,你可把二柱拉好,別跟他們起衝突。”銀花交代道。

何二伯跟阿魚急匆匆的走了。銀花壓下心中的焦躁,搬了一把椅子去前院坐著,稍稍看著學堂些。

一會兒,何家駿怒氣衝衝的進了院子。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學堂幾個從窗戶往外瞧的學生嚇得趕緊把頭縮了回去,老實的大聲讀書。

銀花等何家駿在院子裏打了好幾個轉才叫孫娘子倒了熱茶過來。

“說什麼縣衙是縣城的臉麵,不修好就是縣太爺治下無方。從來都是看學生、看人口、看糧食,我讀了這些年的書,竟不曉得有哪朝哪代官員考評是看縣衙的。”何家駿胸口直起伏,連連喘氣,“我明兒就去縣城大街罵一罵,看誰能說出個理來。”

“罵大街”也算是秀才的特權之一,普通百姓有不滿最多躲在家裏抱怨抱怨,秀才公有看不順眼的卻可以引經據典的滿大街去罵。

幾個縣令不知打哪兒找來的幾個地痞無賴充的衙役,在村裏鬧了一通,又拿漆水在沒交清銀錢的人家門口做了記號,硬占了牛老頭子的牛車,叫給送會縣城。

村裏好一會兒才傳出不少婦人的哭罵聲。

何家俊當即給小子們放了學,言明明天休假一日,就進了書房,查經閱典,洋洋灑灑寫了幾十頁紙,天黑才擱筆。

晚上,洗漱後。

“對縣太爺不滿的肯定不知你一個,不如明日多邀幾個秀才公一起去。”銀花建議道。

“我心裏有數,你別擔心。”何家駿應道。

何家駿年輕時候不懂事,現在已經極有分寸了,銀花心裏遂記掛著,到底還是睡下了。

第二日,何家駿是叫人抬回來的。送他回來的是相熟的鄉紳家下人。

銀花壓下心中的驚慌,拿了銅子兒出來謝賞,又陳諾改日親自登門道謝。

“已經叫郎中給秀才公看過傷了,都是皮外傷,但也傷的不清,得好好將養些日子。”那老仆打著揖說道。

銀花又叫孫娘子把人領去廚房拿了吃的,看著孫大把人送出去才能轉回屋。

何大伯、何二伯得了消息,都放下家裏的活計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