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結語(1 / 2)

所有的故事都會告一段落,所有曆史上的是與非、得與失、功與過,都留給後人去評說。《蕭何的奮鬥筆記》在西漢的建國大業轟轟烈烈進行之時,戛然收尾,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天下英雄時勢造就,風雲人生為理想奔走。蕭何從沛縣邂逅自己的領導劉邦,並主動成為他的伯樂,培養千裏馬,扶他踏上征程,在輔佐劉邦創業、打江山、治天下的漫長歲月裏,打造了一個成功勵誌的官場神話。

蕭何奮鬥的故事,寫在他追隨劉邦顛沛流離、南征北戰、鐵馬金戈的歲月,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他為領導出謀劃策,工作態度積極主動,他精於人際關係,對領導和其服務的團隊無限忠誠,值得我們去學習與借鑒。

他艱苦創業,踏遍蜀山巴水,一分辛苦萬千收獲,留下那麼多的豐功偉績和無數令我們感動的日子。小說寫到這裏驟然擱筆,終止在他前半生的奮鬥曆程,還是有些意猶未盡。喜劇大團圓時,我仿若看到蕭何和劉邦及他的同事們,這一群楚漢戰爭的風雲人物,站在未央宮前留下一張最珍貴的合影,留下西漢最後一張全家福。

亂世的潮水,把蕭何、劉邦、項羽……渡到秦末的渡口,讓他們有緣一起成為同事、兄弟、對手,演繹他們成功的勵誌傳奇,是他們在抗秦的鬥爭中改變了秦末的政治格局。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積極向上、樂觀、執著、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達到忘我境界的蕭何;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身處逆境依然活得欣欣向榮,屢遭慘敗依然堅強屹立的劉邦;一個為了大漢開城略地,提著腦袋向前衝剛直不阿的韓信;一個圓滑、脫俗、聰明、卓然立世的張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一個寧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的真英雄項羽……曆史是大家一起書寫的,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一樣都可以在特定的曆史時刻改變著曆史的軌跡。

我情願滿心歡喜地,在這裏合上《蕭何的奮鬥筆記》的精美卷軸,也不情願看到卷軸展開,看到蕭何晚年時西漢高層發生的血雨腥風。因為我不願意看到我深深愛著的男主角們,在政治的爭鬥中,被曆史拆分,死於非命,我隻願他們一直在我的文字裏,靈動地活著,有說有笑,他們或伏案而書,或拔劍向天,或鐵馬金戈……寥落幹戈山河壯,他們都在雲裏畫裏,他們都在大漢的煌煌史冊裏。他們在戰火中成長,在創業中長生。成也罷,敗也罷,千古英雄浪淘沙。

蕭何和張良、韓信等是最佳的創業合作夥伴,組成最默契和諧的精英團隊,在大漢創業的漫漫征程中,他們傾盡能量,圍繞著劉邦的驚天偉業,展示著自己的風采。他們夯實西漢的根基,使這座瓊樓玉宇傲然挺立於曆史的天空。

但曆史不會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不管你喜不喜歡,曆史的結局早已擺在那裏。

唯一的全家福也支離破碎,開國的喜悅終於化作曆史長河中的浪花。坐穩江山的劉邦開始鞏固政權,驅除異己,誅殺異性王,對與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亮劍。臧荼、英布、彭越、陳豨等異性諸侯王皆被幹掉了。

蕭何有時也掩耳盜鈴地認為這樣的事不會落到韓信的頭上,可韓信卻功高震主,觸犯了劉邦的利益。領導夫人呂雉給韓信冠上陰謀叛亂的帽子,授意蕭何幹掉韓信,利益當頭,蕭何為了保全自己,果斷地與韓信劃清界限,挖一個天坑,坑死了他。

我悵然感歎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奏一曲斷弦悲歌,歌我西漢好男兒。的確,韓信之死,蕭何有不得已的苦衷和無可奈何,服從領導的意誌,維護國家和領導的利益,一顆紅心一種準備,他沒錯。但他卻成了拆分精英團隊的劊子手。特別是他奉呂雉之命去誘騙韓信時,我想,他的心裏一定是矛盾得無以複加,進不易,退亦難。他私設靈堂祭奠韓信可以證明,韓信不得善終,他的靈魂也難得安寧。

忠以侍君,智以保身,蕭何,有老練沉穩的政治手段,利益傾軋的緊要關頭,他總是識時務的俊傑,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形勢分清利弊,敢於下手,給自己留下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