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們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判斷。前兩位參賽者雖然也發現了問題,但終因趨同權威而遭淘汰。小澤征爾則不然,因此,他在這次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中摘取了桂冠。
由此可知,對待權威,我們不能一味的認同,要敢於有質疑的精神。雖然權威可能比我們知識多,見聞廣,對某一方麵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權威也是人,也會有犯錯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假思索地相信權威,去接受權威所帶給我們的一切,那我們永遠都隻能跟在別人的後麵。而那些有大的成就的人,都是敢於質疑權威的。
在古代歐洲,亞裏士多德和托勒密主張“地心說”,他們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其他的星體都圍著地球這一宇宙中心旋轉。這一學說的提出與基督教《聖經》中關於天堂、人間、地獄的說法剛好互相吻合,處於統治地位的教廷便竭力支持“地心說”,把“地心說”和上帝創造世界融為一體,用來愚弄人們,維護自己的統治。因而“地心學”說被教會奉為和《聖經》一樣的經典,長期居於統治地位。
但是哥白尼並沒有在這一權威前止步,他認真地研究這一理論,發現其中有很多破綻,於是,他又研究了其他人的著作,自己進行實際的觀測和論證,最後終於得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星球都圍繞太陽運轉。雖然這一理論也有欠缺,但在當時卻是有其進步性的。
試想一下,如果哥白尼對權威不加質疑,一味地信任,那麼我們今天可能還以為太陽在圍繞地球運轉呢。
對待權威,我們要用一種審慎的態度去看待,不能不信,但是也不能全信,任何時候都要有自己的主見,千萬不能作別人意見的傀儡。否則你不但會在左右搖擺不知所往中身心疲憊,失去許多可貴的成功機會,有時還會失去自我。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成自己想成的人,無論成敗與否,你都會獲得一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和自我歸屬感。正如但丁的那句豪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建議與忠告:
1.保持本色
你要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個獨具一格的人,並且應該為此感到慶幸,因為你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你就可能獲得與眾不同的成就。你應該盡量利用大自然所賦予你的一切,不論好壞,你都得在生命力的交響樂中,演奏你自己的樂器。一旦你放棄了模仿,而做真正的自己,奇跡就會誕生:你並沒有期望你成為最美好的,然而事實上,你成了最美好的。因為這時的你已經全麵地發揮了天性和生活賦予你的一切,而做到這一點隻因為你保持了本色。
伊笛絲·阿雷德太太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她覺得自己跟其他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直到結婚後,這一想法也沒有改變。
她丈夫一家人很好,也充滿了自信。他們認為她也應該擁有自信,開朗地去做每一件事,可是她做不倒,反而更加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甚至怕聽到門鈴響。她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又怕自己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當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都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事後她會為這個而難過好幾天。最後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
直到有一天,她聽到了一句隨口說出來的話。那天,她的婆婆正在說她是怎麼教育她的幾個孩子,她婆婆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就是這句話,“保持本色”,她明白了自己一直這麼苦惱的原因,因為她一直都在強迫自己去適應一個對她來說並不合適的人生模式。
從此以後,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主動去交朋友,參加社團組織,人也變得開朗了。她在教育她的孩子時,把自己從痛苦的經驗中所學到的結果交給他們:“不管事情怎麼樣,總保持本色。”
2.審慎地對待別人的意見
別人提意見,我們要認真地聽。要讓對方覺得你虛心,言語中肯者會對你有好感,會繼續給你好的意見;惡意攻擊者也將自感無趣,灰溜溜離開。而對於意見本身,我們要慎重對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接受,把他們作為你想法的補充,而不是讓它們來主導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