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傷人麵子,會禍延自己
中國人曆來十分重視自己的麵子。人們可以為了麵子而忍氣吞聲,也可以為了麵子而大打出手。古代的項羽兵敗後自感“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這應該算是重視麵子的極致了。
為什麼人們會這麼重視麵子?因為麵子代表著尊嚴與榮耀,有麵子才能被別人看得起,才能表明自己的優越感。俗話說的“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就是這個道理。
在人際交往中,要想與別人建立和諧的關係,就必須顧及對方的麵子,不能傷害別人的麵子。尊敬別人,給別人麵子,其實也是給自己留下了餘地。所以你一定要記住:你傷過誰的麵子,也許自己早已記不起來了,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永遠不會忘記你。
戰國時期,有一個叫中山的小國。一次,中山的國君設宴款待國內的名士。當時正巧羊肉湯不夠了,無法讓在場的人都喝上。沒有喝到羊肉湯的司馬子期感到很沒麵子,便懷恨在心。後來司馬子期就到楚國挑撥楚王攻打中山國。中山很快被攻破,國王逃到了國外。當他逃走時,發現有兩個人拿著戈跟在他的後麵。便問:“你們為什麼還跟著我?”兩人回答:“從前有一個人曾因得到您賜予的一壺食物而免於餓死,我們就是他的兒子。我們的父親臨死前囑咐,不管中山以後發生什麼事,我們必須竭盡全力,甚至不惜以死報效國王。”
中山國君聽後,感歎地說:“仇怨不在乎深淺,而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我因為一杯羊肉湯而亡國,卻由於一壺食物而得到兩位義士。”
人們對麵子的重視比金錢尤甚。一個人如果失去金錢,尚可忍受,一旦麵子受到傷害,他絕不會善罷甘休的。有時候,本不是故意的,卻可能因為一句無心之話傷害別人,甚至可能為自己樹立一個致命的敵人。
關羽,應該算得上是三國時的名將,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匹馬斬顏良,偏師擒於禁,擂鼓三通斬蔡陽,“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耳”。
然而,這位叱吒風雲,威震三軍的一世之雄,下場卻很悲慘,居然被呂蒙一個奇襲,兵敗地失,被人割了腦袋。
關羽兵敗被斬的最根本原因是蜀吳聯盟破裂,吳主興兵奇襲荊州。吳蜀聯盟的破裂,原因很複雜,但與關羽為人驕傲、不給人麵子有著密切的關係。
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曾反複叮囑關羽,要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但關羽對這一戰略方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瞧不起東吳,也瞧不起孫權,致使吳蜀關係緊張起來。關羽駐守荊州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到他那裏,替孫權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求結兩家之好”,“並力破曹”。這本來是件好事,以婚姻關係維係補充政治聯盟,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關羽認真考慮一番,利用這一良機,進一步鞏固蜀吳的聯盟,對蜀吳兩國都是有好處的。但是,關羽竟然狂傲地說:“吾家虎女肯嫁犬子乎?”
如此傷人麵子的話傳到孫權耳中,其結果可想而知。孫權由此心懷憤恨,關羽也最終因此而丟掉了性命。
如果關羽當時不是那麼心高氣傲,即使他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是說話時能夠委婉些,給足孫權麵子,最後的結果也絕不會如此令人歎惋。可見,傷人麵子,最終傷害的隻能是自己。
學會尊重別人,事事不傷人麵子,別人才會給你麵子。正如《聖經·馬太福音》中說的:“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
善於保全他人的麵子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麵子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如果你掌握好這個工具,會讓你與各種人都相處融洽。而且,你也會因為照顧到別人的麵子,而得到別人的認同和喜歡。在做事時,如果你能夠做什麼事都顧及到別人的麵子,那你要做的事一定很容易就能成功。
通用公司曾經麵臨一個需要慎重解決的問題。史坦恩·梅茲在電氣方麵是一流的專家,但是卻不能勝任他所擔任的計算機部門主管一職。公司高層很想免除史坦恩·梅茲的職務,但又不能直接下一紙免職書。史坦恩·梅茲是一個很敏感、容易激動的人,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就會失去這個人才。而梅茲的作用在公司又是不可替代的。
最後通過協商,他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既讓敏感而又極其自尊的史坦恩梅茲接受工作調動,又不會對他的自尊心造成什麼打擊。通用公司下了一紙命令,決定在公司內部成立一個新的部門———通用電器公司顧問部。史坦恩梅茲擔任“顧問總工程師”,並且兼任部門主管,史坦恩梅茲對這一調動很高興,他愉快地接受了調動。與此同時,他們巧妙地讓另外一個合適的人擔任了計算部門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