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教誨(1 / 2)

“在上古時期時佛祖曾經跟孔雀有過一戰,那一戰打的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震碎無數山河隕落萬千星辰,隻是孔雀來曆非凡,佛祖雖修為高深卻始終無法將她戰勝。”道一負手而立,嘴裏說著一段驚心動魄鮮為人知的往事。

關於孔雀跟佛祖的關係亦青梅也曾聽人說起過,隻是內容跟道一所說的大相徑庭,不過他也清楚從道一口中聽到的肯定更加的靠譜。

道一看著認真聽講的亦青梅不由的點點頭,孺子可教。

“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辟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裏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卻被她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她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她脊背,跨上靈山。欲傷她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她在靈山上,封她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她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道一說了很長的一段話後頓了頓,似乎是要給亦青梅消化信息的時間。

亦青梅點了點頭示意,其實這些話亦青梅早就已經聽了塵說過,這就是流傳最廣關於佛祖和孔雀關係的一段話語。

道一見亦青梅點頭示意,也就不停滯,馬上又說道:“這一段話是如來親口所說,在佛教經文之中也有所記載,如來當日的確是大意之下讓孔雀一口吞入腹中,當時有無數強者都見證了這一幕,也都以為佛祖已經身隕孔雀腹中。直至數年之後佛祖從孔雀腹中逃出,天下無不震驚,就連孔雀自己都難以置信。”道一說道這,語氣之中也是有些感慨。

“自始自終都沒有人知道佛祖是如何在孔雀腹中渡過那麼長的一段時間,而佛祖再臨塵世之後就將孔雀奉為母,一直到他以身為界鎮壓十萬大妖。而跟孔雀一母同胞的大鵬雖然不及孔雀那般強勢,可在數千年前卻也是稱霸一方的大妖,隻不過被佛祖鎮壓之後這數千年來所被壓製的修為卻不是輕易可以恢複的。這次他來蜀山尋釁挑事,為師本是好戰之人,就隻身應戰三戰三勝終是將他的傲慢擊散。”說道這裏,道一臉上也是覺得有光,畢竟大鵬是傳說之中的人物。

亦青梅聞言也是有些驚訝,倒不是不相信道一的實力,隻是那大鵬在古籍中記載修為不凡絕不是一般強者可以與之並肩的。

道一見到亦青梅的神情倒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幹咳一聲說道:“當然,大鵬的實力比之巔峰也才恢複不到一半,有很多大能無法施展。而且它們此行並不是來宣戰,因此這一戰不是生死戰,不管結局如何,倒也上不了台麵。”

話雖然這麼說,不過道一還是提到:“倘若是生死戰,倒也無懼,為師雖然難以斬殺大鵬,可卻能擊敗它。而它可斬為師,卻無法戰勝我,看上去雖然差不多意思,但是當中的差距隻有真正經曆過死生之境的人才能體會。”

道一有些感慨,早年他也是曆經生死磨練,從一次又一次的絕境之中走出才能夠走到今天這地步,隨大鵬一戰將他內心的戰火重新挑起,隻可惜當今局勢還在一個平穩的局麵,絲毫動蕩都不能有。

亦青梅細細體會道一所說的話語,想了許久之後才發覺他修行這一路從未真正的經曆過生死戰,雖然一路坦蕩卻對他無益。

道一望著亦青梅,歎息道:“沒有經曆生死磨練,你永遠也成為不了強者,這會讓你的道心不穩,修行路本就是一路坎坷方能得道。若是無波瀾固然能有一番成就卻也無法真正的領悟到修行的真義,這點才是最讓人遺憾的。”

亦青梅明白道一話中的含義,古之大能無不是在浴火中涅槃一路廝殺才能成就大道,道一不希望亦青梅在這條路上碌碌無為,想要讓他經曆磨練尋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在大亂起時能夠有自保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