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從遠古流傳幾千年至今,人們的態度從敬畏到質疑再到不屑一顧,相信“神明”存在的人成為了被嘲笑的對象,“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也基本屬於理論是非時最無奈的說辭。
那麼神明究竟存在麼,智者嘲笑愚者,誰又是愚者...
電腦前一雙疲憊的眼睛越眯越小,薑曉晴終於扛不住了,向身後的椅背一靠舒展著雙臂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屏幕裏散發出微弱的白光打在身上映出了一個玲瓏的曲線,薑曉晴揉揉眼,用餘光瞟了一下屏幕的右下角,已經半夜一點了,便習慣性的右手拉開桌邊抽屜尋找零食,誰知拉開了全部抽屜依舊空空如也。
薑曉晴看著電腦上剛翻譯到一半的《小探險者》地理兒童叢書長長歎了一口氣,又該去進貨了。
薑曉晴,憑著自己的專業和愛好成為了一家出版社的翻譯助理,平時主要的工作是在家筆譯,就是把拍攝的古文言資料文翻譯成兒童能理解的語言。
幹了半年也是漸漸的掌握規律,本來是可以按時完成任務的,不過這次圖書中的資料裏有幾張象形文字的石碑照片讓薑曉晴的翻譯任務陷入了近乎原地踏步的境地,但薑曉晴從來都不是一個喜歡向問題低頭的人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看著電腦上幾個七扭八歪圖形,薑曉晴決定暫時妥協先出去買點吃的,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薑曉晴在鏡前脫去粉色兔子睡衣,換上藍色的修身短t恤和牛仔褲,期間不忘欣賞一下自己的胴體,二十四歲還沒有男朋友的的薑曉晴,向往著遇見轉角遇見愛的美妙場景,所以每一次出門都格外用心。
薑曉晴下了電梯,踏上了這半年來無數次往返的小路,雖然是夏季,但漆黑無人的夜晚難免有些讓人心生恐懼,薑曉晴有些後悔自己出門了,於是一路小跑著衝向不遠處的7-11。
叮咚,歡迎光臨。隨著薑曉晴推開門的瞬間,熱情的電子音將趴在櫃台上的年輕男人吵醒。
“來啦”!男青年打著哈欠仰起頭。
“嗯”薑曉晴自顧自拿取著零食。
男青年叫陳升是附近一所三流大學的大三學生,在這家超市夜班打工隻是為了幾個零花錢,所以對待顧客態度一向臭臉,久而久之顧客少了,陳升也就可以安心睡覺了。
薑曉晴就是那個最讓他頭疼的顧客,無論怎麼冷嘲熱諷,絲毫沒有影響到來這裏的次數,依舊每隔三兩天就會來一趟,每次都把他從美夢中叫醒。但也正是如此,兩人成了那種以諷刺挖苦對方,無所顧忌的朋友。
“有沒有人告訴你,這麼晚了還吃東西對身體不好?”
“你去告訴你老板啊,讓他這麼晚了別開門買東西啊。”
“三個魚丸,三個海帶...”
“三個魚豆腐”陳升沒等薑曉晴說完已經將三串魚豆腐放到紙杯中。
“一串豆腐”陳升邊說邊自顧自拿起一串豆腐,一共38塊8。
“一串豆腐?你怎麼知道我想點一串豆腐?”薑曉晴並不驚訝陳升接她的話茬,因為那是自己長久以來的點餐習慣,以前也不是沒有過不打招呼直接過來取走付錢的時候,但一串豆腐並不在這份兩個人的默契清單裏,而是薑曉晴突然的一個想法。
“我剛才睡覺做夢,你就是點的這些。”陳升喪著一張臉。
“你看,也正好38.8”陳升將剛剛打出的小票遞給薑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