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生活之道:順其自然,知足常樂(1)(2 / 2)

著名歌唱家關牧村談到她的人生感悟時,說過這樣一番話:“平常心是道,簡單生活是福,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袁隆平大功至偉,但卻擁有一腔凡人情懷:“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這其實是袁隆平多年的人生感悟,從一位普通的學生到世界農學泰鬥,他一路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林海峰堪稱棋界的“不死鳥”、“長青樹”。23歲那年,林海峰在名人戰中挑戰阪田榮男,首局敗北後,他失去自信,去找老師吳清源請教。吳清源說:“你現在最需要的是一顆平常心。老天對你已經很厚愛了,23歲就挑戰名人,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也達不到的成就啊,你還有什麼放不開的呢?”言畢,吳清源題寫一幅“平常心”送給弟子。林海峰由此大悟,隨後連勝三局,阪田扳回一局後,林海峰再勝一局,挑戰成功,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名人。林海峰說:“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為輸了棋而難過了。”

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平常心是一種不為感情所左右、不為名利所牽引、洞悉事物本質、完全實事求是的心理狀態。它不是仰視,不是俯視,而是平視—平淡、平等、平凡、平靜地看問題。

擁有平常心的人往往寬宏大量,對待別人的錯誤或是誤解淡然一笑,不予理睬,這不是看輕對方,而是一種無聲的諒解。

擁有平常心的人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坦坦蕩蕩,不虛假也不掩飾,不會在名利麵前亂了手腳,去做一些有損名譽的事情。

擁有平常心的人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成功與失敗。世界上不管什麼東西都不是永恒的,平常心能讓我們很快地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去追求下一個目標。

那麼,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呢?首先,對自己不要過分苛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有些人對自己要求過高,根本無力所及,於是終日鬱鬱不得誌,這無異於自尋煩惱。把目標定得低一些,懂得欣賞自己的成就,自然就會心情舒暢了。

其次,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尤其是妻望夫飛黃騰達、父母望子女成龍。假如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感失望。其實,人各有誌,何必非得要求別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最後,不要時時處處與人競爭,要學會疏導自己的情緒,忘記煩惱、忘記憂愁、忘記苦澀、忘記昨天……

人生短暫,萬事但應想得開,隨時隨地保持心理平衡,守住平常心,處變不驚,自會快快樂樂地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