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開心(3)(1 / 3)

第3節享受快樂

快樂與否取決於美麗的心境。生活也是因為你有一雙快樂的眼睛才變得可愛的。平時保持一種恬淡的心情,輕鬆地去享受人生的一些小樂趣就已足夠。

我們生活中,也不乏信徒這樣的人,他們往往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活得春風得意了,或者功成名就了,他才算快樂。

所以,平平淡淡的日子,我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心海是否陽光暖照?心路是否一片坦蕩?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非是為了使自己更加快樂幸福而已。

人的一生無論怎樣艱苦困難,須自己親身經曆,別人是無法代替的,生活是屬於自己的。學會快樂地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其實每個人都有感情的波動,每個人都會有脆弱和堅強的一麵,苦樂全憑自己的判斷。每件事情的好與壞,各人自有各人的看法,各人自有各人的道理。如果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情總是患得慮失,顧前想後,那肯定會影響自己的判斷能力。倒不是說這是個缺點或者是軟弱的表現,但有時候這種猶豫不決的態度、優柔懦弱的性情確實會給你帶來更多的煩惱和痛苦。

該舍得就舍,該留的還是應該留,不要既想留也想舍,那樣,你永遠會被這種思想負擔所累,而無法找到真正的快樂。

對於事情的對與錯、是與非,應該有自己特有的思想和觀點,如果自己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就行了,不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然後堅定不移地朝這個方向去追求去努力,正確把握大方向,才能有心情去享受每一天的快樂。

用一顆純潔的心靈、樂觀的心情和善良的心腸真實地去對待一切,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可貴,領悟生活的真諦。

每天多給自己一點快樂的理由,不要被過去的煩惱所牽連。要學會用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去尋找實現快樂的手段。

保持一顆童心

據說著名高僧一燈大師藏有一盞“人生之燈”,燈芯鑲有一顆曆時500年之久的碩大夜明珠。此珠晶瑩剔透,光彩照人。得此燈者,經珠光普照,便可超凡脫俗、品性高潔、超越自我,得世人尊重。有三個弟子跪下求教怎樣才能得此稀世珍寶。一燈大師聽後哈哈大笑,他對三位弟子講,世人無數,可分三品:時常損人利己者,心靈落滿灰塵,眼中多有醜惡,此乃人中下品;偶爾損人利己者,心靈稍有微塵,恰似白璧微瑕,不掩其輝,此乃人中中品;終生不損人利己者,心如明鏡,純淨潔白,為世人所敬,此乃人中上品。人心本是水晶之體,容不得半點塵埃。所謂“人生之燈”,就是一顆純潔的心靈。

人的一生中,你可以沒有顯赫的威名,可以沒有萬貫家產,可以不是偉人巨子……但是,隻要你擁有一顆潔白無瑕的心靈,幹幹淨淨,你的靈魂就可以直麵上蒼。

我仍會麵帶微笑

在百貨商店裏,有個窮苦的婦人,帶著一個約4歲的男孩在轉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攝影機旁,孩子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給我照一張相吧。”媽媽彎下腰,把孩子額前頭發攏在一旁,很慈祥地說:“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舊了。”

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頭來說:“可是,媽媽,我仍會麵帶微笑的。”每想到這則故事,我們就會被那個小男孩所感動。

心靈如花的微笑能使別人快樂,更能使自己得到幸福。

一片樹葉

有一位老人,一生相當坎坷,多種不幸都降臨到他的頭上:年輕時由於戰亂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一條腿也丟在空襲中;“文革”中,妻子經受不了無休止的折磨,最終和他“劃清界限”,離他而去。後來,和他相依為命的兒子又喪生於車禍。

可是在我的印象中,老人一直矍鑠爽朗而又隨和。我終於冒昧地問老人:

“你經受了那麼多苦難和不幸,可是為什麼看不出你有傷懷呢?”

老人無言地將我看了很久,然後,將一片樹葉舉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麼?”

這是一片黃中透綠的葉子。這時候正是深秋。我想這也許是白楊樹葉,而至於像什麼……